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导学案3(人教版).docVIP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导学案3(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导学案3(人教版).doc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3 编号: 励志语言: 课题:归去来兮辞 时数(第 周第 3 课时) 班级: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 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辞的体裁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合 作 互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 互动与展示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5)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搀扶老人。) (6)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古义:因此;今义:承接连词。) (7)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古义:做官;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8)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古义:小孩;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实词: 3.一词多义 (1)乘(2)策(3)审(4)委(5)将 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学习难点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 自 主 研 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目标与导入 (结合课文一般可从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基础知识要点三大部分检查点评学生的预习任务;根据课时特点,侧重点有所不同) 这首诗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检查点评背景简介、作者简介、基础知识 自学与诊断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1.通假字 (1)乃瞻衡宇 (通“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2.古今异义 (1)知来者之可追(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耕种之事;今义:有事情。) 重点问题预设需结合学生的学情;难点问题生成需结合课文核心内容;注重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及时点拨与补充实词: 精讲与点拨 4.词类活用 (1)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2)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有时) (3)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子) (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 (5)策扶老以流憩(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6)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 (7)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用作动词,抚琴、读书) (8)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9)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 (10)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傲的情志) 检 测 与 评 价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 检测与纠错 1.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中的“三径”“松菊”有何特殊用意? “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作者有其来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现自己的心志。“松菊”是托物言志,借松菊的意象寄寓自己的隐逸情趣,表现了他的清高人品。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作者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径中的松菊,又使他欣慰自己本性的犹存。 2. 如何理解“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中的“化”和 “天命”? “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这一句反问的语气坚定地表明了自己“乐天安命”的思想,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可谓卒章显志。 、一词多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引兵欲攻燕? (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 (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s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