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同里的乡愁
胡同里的书店。
始建于元代的西城区砖塔胡同。均为本报记者 董城摄
????开栏的话
????地名,可谓“历史的活化石”。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浩如烟海的地名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思考,寄托着人们的“乡情乡愁”。但是,近些年,许多古老地名消失了,热衷起洋名、乱改老地名、随意起名等屡见不鲜,折损了城乡魅力。
????今年1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入普查和检查验收的第二阶段。本报今起开设《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专栏,寻访地名流变背后的乡愁故事,梳理地名乱象治理的经验得失,探求地名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
????砖塔胡同、百花深处、杨梅竹斜街……大约从13世纪的元代开始,北京城有了成建制的胡同,其发源地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南一带。西城又被称为京城营城、建都肇始之地,现存胡同500多条。
????数百年里,一代代北京人在胡同里走进走出。胡同里承载过的春夏秋冬、生活方式、人情冷暖,总在不经意间触碰着北京人的心灵。
????这是北京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忆胡同?记住乡愁、延续文脉
????“全城有如棋盘一样的规划,美善之极,无可言宣。”740年前,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看到了北京胡同最初的面貌。
????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所述“九经九纬”原则,奠定了如今北京城的胡同格局。北京城之文脉就此发端,生生化化。
????何为文脉?老北京人的理解是,千百年前先人的智慧依然影响着今人的生活。而乡愁,就是为文脉延续保驾护航的使者。
????土生土长在北京城,大学毕业后成为外企白领的崔勇从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命运会因乡愁而瞬间改变。
????“‘我爷爷小的时候曾在这里玩耍’,唱的就是我们家。”崔勇说,“我家,六代老北京,高祖一辈置下的房产,还在。”
????乡愁,悄然而至。大学毕业后的一天,小崔在家里一间平房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装满发黄纸张的旧脸盆,里面竟装着曾祖父写的回忆录,曾祖父1916年大学毕业时的同学录,德国摄影师20世纪20年代为崔家拍摄的全家福。顺藤摸瓜,崔勇找到了高祖身为清朝翰林的资料,找到了祖先题写的《重建文昌祠碑记》拓片,家族面貌渐次清晰……
????尘封百年,乡愁泛漾而出。小崔的心,从此在乡愁之中安营扎寨。
????辞去外企高薪职位的崔勇,选择开了一家书店,名为正阳书局。书局的开法儿着实“任性”,只卖“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和“在北京写的”三种书。
品胡同?天地雨露、花鸟鱼虫
????低调,是北京胡同与生俱来的品格。
????乍一看都是灰墙灰瓦,但北京每个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
????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是首都核心城区最繁华,也是最拥堵的道路之一。街两侧,密布着宽宽窄窄二十几条胡同。
????“闻武,听说上海《新民报》上有篇好文章,快去找来!”65年前一个深秋之夜,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推开胡同里的一扇大门。直到百岁高龄,京剧史论家许姬传还是不能忘记,梅兰芳大师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点名要看的,是一篇题为《谈迤逗就正于梅兰芳先生》的批评报道。大师的执着与襟怀,连同记忆,一齐在护国寺街9号厚重的门阑上定格。
????此间另一处名声赫赫的胡同,非“百花深处”莫属。“无花少景不成荫”,百花深处缘何凭着墙上的几只蜗牛就能令老舍先生看得出神?缘何让陈凯歌、唐朝乐队、陈升等文化人情有独钟?这力量,或许就来源于乡愁。
????令人称奇的是,古都北京街巷地名虽然繁多,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即大多与自然万物、人的生活和方位数量有关。
????比如,以“天地日月”命名的天景胡同、地昌胡同、日坛东路、月光胡同;以“风霜雨露”命名的春风胡同、雨儿胡同、甘露胡同;以“花鸟鱼虫”命名的丁香胡同、孔雀胡同、鲤鱼胡同、蚊子胡同;以“衣食住行”命名的黑芝麻胡同、取灯胡同、耳朵眼胡同、炒面胡同。
????如今,诸多胡同地名已悄然消失,其或雅或俗的名字蕴藏的生活与逻辑,业已不复存在。
数胡同?察源循理、保护地名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的胡同似牛毛。”民俗学家翁立考证,就广义的街巷胡同而言,元代413条、明代629条、清代2077条、近代3200条。有关研究显示,1990年北京有胡同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至于如今胡同的数量,只有在几年后北京地名普查工作结束后才可得知。
????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透露,21世纪初,一批中国专家学者开始呼吁保护地名文化遗产。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会议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岳升阳曾带领课题组,对北京宣南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一次系统研究。
????课题组发现,老地名理应全部保留下来,但现实中仍存在甄别和选择的问题。比如使用了几百年的李铁拐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