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门类(二级类):地矿类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 科)
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邱 冠 周
所在院校: 中南大学
推荐部门: 湖南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〇一〇年三月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1. 历史沿革和依托平台
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以下简称教学团队)所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选矿系,其选矿工程专业是1952年成立的前中南矿冶学院最早设置的之一。1956年,为了加强冶金原料造块的人才培养,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于开办团矿专业,为当时国内高校在该领域的唯一专业。1962年选矿系与冶金系合并,成立选冶系。1973年选矿专业调整至采矿系,成立矿山系,与此同时,团矿专业调整至钢铁冶金系。1980年,钢铁冶金系撤销,团矿专业调整至有色冶金系。1984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将原选矿专业与团矿专业合并,组建新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成立矿物工程系。1995年,创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00年创办的生物工程专业。2002年,原矿物工程系改组组建为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下设矿物工程、钢铁冶金、无机材料、生物工程4个系,并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了生物技术专业。学院现有矿物加工工程(分为选矿和团矿2个专业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4个本科专业,此外钢铁冶金只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各学科专业均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学4个一级学科。各学科专业均属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近年来通过“211”和“985”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矿物加工工程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同类学科中第一个重点学科,1988年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9年设立了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在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以满分100分全票通过评估,2007年又获满分100分全票通过评估,其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于2007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根据《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估结果,2007年、2008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在全国23个同类专业排名中均(等级A++),并于2007年。
此外,钢铁冶金2002年评为省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06年评为省重点专业,其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于2007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专业排名第三(A++),2008年又被评为湖南省特色专业;生物工程所属一级学科微生物学2006年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工程专业2006年评校级重点专业。具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获国家973计划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学科国内、国际。学科点拥有有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所开展的实验、实践和科研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教学团队依托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为建设平台以矿物加工、钢铁冶金、材料学、微生物学组成的学科群为基础,破除不同学科间的教育壁垒跨学科。在多年的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形成教学、科研的良好互动。通过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教学示范等系列质量工程建设,使团队拥有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综合利用。团队本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自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项,教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 1 项和部级教学成果奖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后将努力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等方面有进一步突破。
2团队带头人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带头人邱冠周教授197年本科毕业于广东工学院,1978年到1987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到1992年任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至今任中南工业大学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