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报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012年2月前 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在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201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部署,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方案,全所职工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在科研工作、基础条件建设、野
外科学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在科研方面,2011年,台风所共有在研项目53项,其中当年立项20项,包括国家级4项、省部级3项;顺利完成验收项目4项。研究内容涉及台风活动、台风结构和强度、数值预报模式方法研究、海洋区域海雾灾害研究等方面。台风所科研人员积极总结研究成果、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全年共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5篇,其中12篇被SCI(E)期刊收录,参加国际会议计16人次;国内会议计70余人次。
在业务方面,建立了职责清晰的业务值班人员岗位分工和后台技术支持人员责任制度,出台《数值预报值班流程》及《台风预报值班流程》,从6月1日起严格按照值班制度常态化参加汛期值班工作。除每日综合天气会商外,还参加针对重大、转折、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活动保障启动的专科门诊式联合会商。开发设计了5套业务系统,实时提供“高低分辨率搭配、长短时效兼顾、有限区与全球模式相配合、确定性与概率预报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为汛期和全年气象服务以及重大活动提供从短临到中期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服务。另外,以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STI-WARMS,9KM)为基础,设计开发了针对14届国际泳联世锦赛的赛场预报产品,包括近地面层风廓线预报、能见度、云物理雷电参数等,为世泳赛提供定制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保障。完成了2011年汛期台风短期气候预测,参加了全国和华东汛期气候预测会商,相关结果通过专报等形式提供给相关单位,并对台风灾情评估系统进行了改进。
此外,受ESCAP/WMO亚太台风委员会(第42次届会)委托,在亚太台风委员会秘书处(TCS/TC)和气象工作组(WGM/TC)前期调研和筹备工作的基础上,以亚太台风委员会名义创办的国际性台风专业学术期刊《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Review》(季刊)的编辑部正式确定设立在台风所,台风所将具体承担该期刊的日常编辑及出版工作。《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Review》是一本主要针对台风预报理论及业务关键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主要包括台风、台风引发的水文及防台减灾等内容。目前期刊编委会(主要由亚太台风委员会及国际台风界的知名专家组成)已组建完成,且创刊号已顺利出版,目前正在实施组建编辑部的工作。该学术期刊的创建与编辑部设立,将为我国进一步提升参与国际台风事务的能力提供有力条件,同时也将为推动我国台风科研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科 研
主要科研课题……………………… 4
主要研究进展……………………… 4
科研学术论文……………………… 9
科 研
一、主要科研课题
截至11月,全所共有在研项目53项,其中2011年度立项20项,包括国家级4项、省部级3项;年内完成验收项目计4项;到账科研课题经费计1120.04万元,其中国家级经费计513.8万元。研究内容涉及台风活动、台风结构和强度、数值预报模式方法研究、海洋区域海雾灾害研究等方面。
二、主要研究进展
1、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
2011年是台风973项目后三年计划的第一年,项目各课题研究工作围绕任务书调整方案提出的后三年任务,皆按课题年度计划实施,较好或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研究任务,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由台风所主持承担的第六课题“台风登陆过程数值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展了卫星和雷达资料的台风涡旋初始化方法研究;开展了卫星反演湿度的台风涡旋初始化方法研究;开展了在台风个例预报中海气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和机理研究;采用能充分加密和拟合岸线的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建立了风暴潮数值模式;在辐射参数化方案中,建立了精度更高的四流累加法;在区域集合预报方法上,尝试了通过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作为工具寻找台风预报敏感区的思路,并在两个实际台风个例中进行了数值试验。
2、登陆台风风场三维高分辨率结构模拟与分析研究
2011年实施了对“梅花”台风的观测试验,同时,位于浙江舟山的370米塔观测到了台风影响期间的风速垂直廓线。从项目实施以来,已经获得了2009 年“莫拉克”台风,2010 年“凡亚比”台风和“鲇鱼”,2011 年“梅花“等台风的现场实测数据,同时收集了2004 年以来,影响我国华东沿海的主要台风过程的近地面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实测数据以及气压场数据。
基于台风风场近地面空气微团能量平衡原理,结合考虑台风风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