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1-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VIP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1-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1-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1-4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2·滨州)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确定A项正确。 2.(2012·台州)中国象棋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明时期 D.晚清时期 【答案】B 【解析】“火”字旁的“炮”体现了火药的发明,这是在唐宋时期。 3.(2012·茂名)据百度百科介绍,中国古代有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巨著,其资料被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引用。这本科学巨著是(  ) A.《授时历》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答案】B 【解析】《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故能被达尔文所引用。 4.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之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答案】C 【解析】材料描述了“蔡侯纸”的发明情况,不能说明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也不能体现出它是东汉元兴元年后唯一的书写用纸,实际上当时很多文字还写在绢帛上,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使用棉布造纸,排除D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5.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 C.迷信活动 D.航海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6.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说明在唐代,白居易诗的传播途径,除手抄外,还有(  ) ①活字印刷 ②雕版印刷 ③口头传播 ④碑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指的是③口头传播,“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指的是用雕版印刷后出售其作品,不会是④碑刻,而北宋才有①活字印刷,排除①和④,答案是B项。 7.我国古代历法成果丰硕,阅读下列图表,可以看出(  ) 时期 夏朝 商朝 ……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 制定的历法 夏小正 殷历 …… 太初历 大衍历 十二 气历 授时历 …… A. 我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 B.我国古代历法越来越精确 C.制订历法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D.历法频繁制订是政治动荡的表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图表的主要信息是“夏小正”到“授时历”,这体现了我国历法不断完善的过程。 8.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医学家和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思想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说明豆腐在东汉时已经出现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在东汉时已经出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个人的观点和文献记载都带有主观性,研究历史最有价值的证据是出土的历史文物,故D项最可信。 9.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答案】D 【解析】中国的发明在西方能发展成为有用的东西,在中国却无声无息,说明中国缺乏变科技为生产力的条件。 10.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