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2中国古代文学与戏剧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2中国古代文学与戏剧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在湖南汩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
A.司马迁 B.屈原
C.李白 D.苏轼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提出了“湖南汩罗”“《离骚》”“诗赋”“楚国”等关键字词,自然可以和屈原联系起来。
2.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
①“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不可能研究过③④。
3.某同学在图书馆借阅了以下图书:《柳毅传》《碾玉观音》《西游记》《金瓶梅》等,你认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明清时期的文学 B.中国古代的小说
C.中国古代的诗词 D.宋元明清的艺术
【答案】B
【解析】这位同学借阅的图书都属于中国古代的小说作品,而且包括唐、宋和明清时期,显然,A、D两项在时间上是不符合的,C项在内容上与题干不符。
4.(2012·济南)《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先河的是楚辞,排除C项;《诗经》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没有反映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排除D项;据“归于正诚”等信息可知B项正确。
5.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富国强兵
【答案】D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当时是战国时期,战乱频繁( 浪漫主义,这时期没得到体现 ) 。再结合屈原本人,他所写的诗大多都是抒发爱国情怀的。 诗题《思美人》即是“灵修美人以媲于君”的体现;“美人”在诗中毫无疑问是指楚君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女。(至于是哪位君主——怀王抑或顷襄王,历来有争议)屈原撰写此诗的目的,就是试图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得到君主的信赖而实现理想,即富国强兵。
6.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这反映出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诗文证史 B.考古证史
C.文物证史 D.图像证史
【答案】A
【解析】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从材料中“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可知陈寅恪先生用诗文证史。其它选项与题目中的“唐诗”关系不大。
7.右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关于其制作的可能时代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
A.饰有隶书作品,秦朝隶书盛行,这应当是秦朝作品
B.饰有行书作品,晋代行书盛行,这应当是晋代作品
C.所饰作品为诗歌,诗文饰于瓷器始于唐朝,这应当是唐朝作品
D.所饰作品为小令,元代开始盛行,这应当是元代作品
【答案】D
【解析】本题判断的重点是作品内容而不是书法,A、B两项起到了迷惑作用,A项秦代和B项晋代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作品内容,C项“作品为诗歌”说法也错误。酒器上所饰正确的应是元曲中的散曲(包含小令等),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西游记》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四单元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四单元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4届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 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
- 2014届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2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2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2-4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政策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1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宗教改革和理性之光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3.doc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