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工程名称及开凿目的
1、工程名称
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回风井井筒
2、开凿目的
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工程井下供风。
第二节、作业规程编制依据
1、《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回风井井筒井壁结构平、剖面图》(S1384AG-118-1);
2、《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回风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6、《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
7、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或地方标准、规范;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等。
第三节、工程概况
1、简述
祁南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南约17km,行政区划隶属宿州市北杨寨乡、桃园镇和祁县镇,交通十分便利。
基岩段采用钻爆法施工煤矿掘砌工程量见表1-。
工程量表 表1-序
号 单位工程及(分
部分项)工程 单
位 支护方式 1 m 389(其中支护383m) 钢筋 2 基岩段 m
3、井筒技术特征
井筒技术特征 表1- 1 井口设计标高 m +24.0 2 井筒深度 m 1030.5 3 冻结深度 m 389(其中冻结段支护383) 4 井筒直径(净) m φ7.5 5 冻结段壁厚 外壁 m 0.55(0.75) 内壁 m 0.6(0.85) 6 正常基岩段壁厚 m 0.55、0.65 回风井井筒基岩段井壁结构见下表(表1-3)
井筒基岩段井壁结构特征表 表1-3
名称 工程量
(m) 净 径
(mm) 井壁结构 壁 厚
(mm) 砼强度等级 基岩段 -359~-686 7500 素砼 550 C40 基岩段破碎带 -686~-741 7500 双层钢筋砼 800 C45 基岩段 -741~-1006.5 7500 素砼 650 C45
附: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回风井井筒基岩段井壁结构剖面图
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回风井井筒基岩段断面图
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基岩段地质
祁南煤矿安全改建工程回风井井筒基岩段检查孔揭露地层自上而下有: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部分)。
1)、二叠系(P)
本次施工揭露二叠系厚度平均1006.3m。其中上石盒子组厚786.3 m,下石盒子组厚179-205m,山西组厚21-35(部分)m。岩性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1)上石盒子组(P2ss)
风检孔厚度为792m,平均786.3 m。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m,占58%,粉砂岩厚115.3 m,占14.7%,砂岩厚212 m,占27%。含1、2、3三个煤组,其中23、32层可采,按煤组分为四段3煤组下
自K3砂岩底~3煤组。厚度~5m,平均30m左右,岩性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少量粉砂岩。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中~粒,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3~2煤组间
厚度6~12m,平均110m。本段岩性由砂岩、灰紫或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砂岩相对较少,上下部泥岩中含少量菱铁鲕粒。
2~1煤组间
一般80m。岩性以杂色粉砂岩、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
该段上部岩性多为灰绿色细砂岩夹紫斑泥岩,下部为灰绿色夹紫斑泥岩,底部含少量菱铁鲕粒。
1煤组上
包括1煤组及其以上地层。岩性为一套杂色泥岩、粉砂岩、砂岩。粉砂岩中以颜色和成分不同而显示缓波状层理,砂岩中可见交错层理,中上部砂岩粒度较下部粗且杂质增多。
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m,占45-49%,粉砂岩厚33-34 m,占18%,砂岩厚61-70 m,占47%。含、个煤组,其中、可采,按煤组分为段中、下部富煤段
6煤层(组)至9煤下铝质泥岩厚度~12m,平均1m。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铝质泥岩和煤组成,植物化石丰富,含煤层数多,含煤性好,是本矿井主要含煤段含6、7、8、9四个煤层(组)。底部为铝质泥岩,其颜色为浅灰白色,夹有紫、黄、绿色花斑,具鲕状结构,鲕粒分布不均匀,成份为菱铁质。由于本段以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为主,所含煤层在局部区域不同层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分流河道侵蚀,导致煤层不稳定或大面积缺失或不可采。
上部含煤段
本段自6煤层(组)以上至K3砂岩底。厚度1~13m,平均11m左右,岩性主要由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浅灰色砂岩及煤层组成。在粉砂岩和泥岩中,含较多鲕状和姜状菱铁质结核。本段含煤性较差,仅含4煤层(组),不可采。在4煤层(组)附近见较多植物化石。
上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