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学年 高一《经济生活》课时训练七.doc
2012学年 高一《经济生活》课时训练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出题:吴浩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选择题:15题,共30分
1、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2、(12年新课标)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4、读漫画“分蛋糕”。解决天价薪酬,需要
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 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③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 ④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在我国农村,农民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土地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分配 D.财产性收入
7、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9、针对上述材料,国家应该
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合法的劳动收入 ④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⑤财产性收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11、2009年9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③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离
A.①② B.①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