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产农业可持继发展.doc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玉荣
摘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了近50年来民勤水土资源开发的得与失,分析指出了境内现状水资源已严重超载的严峻现实,提出了“优化配置地表水资源”等6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节水灌溉 水资源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地处东经103o02′,北纬38o35′-39o06′,南与凉州区接壤,西南与金昌市毗邻,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是一个典型的“沙海孤岛”。境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是一个典型的以灌溉为主的农业县。民勤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全县国土面积160万hm2,其中沙漠、戈壁、剥蚀山地和盐碱滩地占91%,宜农面积只有15.2万hm2。县域依自然景观可分为荒漠区和绿洲区,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依赖于有限的水资源的维护。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连锁反应,主要表现为:林木植被大面积死亡,天然草场不断退化,绿洲荒漠化程度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变化可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最关键的是水资源的应用途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使民勤的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今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向,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 近半个世纪以来水土资源开发的得与失
据记载,从18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这片绿洲上就开始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他们的艰苦奋斗,民勤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人瞩目。目前,民勤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水是农业的命脉。近半个世纪以来,民勤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和水利事业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没有水利灌溉的发展,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近50年间,民勤人民兴建了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库面面积25km2,总库容9930万m3,改建了民勤跃进总干渠,长94.947 km,砼薄板防渗衬砌80.12km,沿渠节制分水门12座,现状年引水量达到6400万m3,改建了干、支、斗、农、毛各级渠道7389.853km,其中砼薄板防渗衬砌3035.679 km,占规划长度的41%,各级渠道节制分水闸 6621 座。众多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和应用,使灌区内形成了人工水库代替天然湖泊,人工渠道代替天然河流的基本格局,减少了水量的深层渗漏和水面蒸发损失,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率分别达到0.47和0.77。民勤县对田间节水灌溉的理论、技术及相关设备地研究和引进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效益可观。目前,灌区内完成农田配套面积3.067万hm2,建成高标准条田4.553万hm2,推广常规节水面积4.6万hm2,田间水利用率达88%。高新节水技术面积0.2135万hm2,低压管道长度217.665km,灌溉面积0.2073万hm2,各类节水技术和措施的综合应用,提高了灌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石羊河流域上游用水严重挤占下游水量,迫使灌区内大量超采地下水,加上盲目开荒,境内的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1县域的耕地面积由1950年的6.322万hm2 扩大到2000年的6.8万hm2,新增的0.478万hm2耕地大部分是通过开垦天然林地和草场获得的,从原始荒漠上开垦的仅占较小的部分。这样虽然扩大了人工绿洲面积,却减少了自然绿洲面积,破坏了沙漠绿洲物种的多样性,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近年来,民勤绿洲呈现出沙漠区向农区前移,沙丘活化,土地沙化,耕地退化的荒漠景观。目前,流沙仍以3-4m/a的速度向绿洲逼进,北部地段高达8-10m,绿洲风沙线上的风沙口星罗棋布,绿洲外围尚有4万多hm2的流沙面积亟待治理。流沙直接侵袭到湖区近9%的耕地和昌宁北部近300hm2的农田。目前,全县弃耕农田2.2万hm2,其中绝大多数已沙化。
1.2大面积开荒种植,农业灌溉用水量猛增,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境内农业人口由1950年的20.11万人增长到2000年的26.102万人,相应的耕地面积由6.322万hm2增长到6.8万hm2,农业灌溉用水量由3亿m3左右增长到6.72亿m3。经分析,2000年可供农业灌溉水量仅有0.594亿m3,超用的6.126亿m3水量全部靠超采地下水来补充。这种掠夺式开采,严重挤占了维护自然生态的用水量,必然造成绿洲盆地林木植被和草场的大面积衰退和死亡。据统计,全县已有0.9万hm2人工沙枣林枯萎死亡,2.3万hm2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3.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