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x薄膜中NC-Si发光机制地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11月 第十四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珠海 Siox薄膜中NC—Si发光机制的研究 丁璐,葛惟锟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香港 王晓欣,王启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 摘要:本文对比生长在不同SiO;薄膜中之两种硅纳米晶(NC—si)的近红外光荧光特 性,并对其发光机制作出定性分析。SiO,薄膜是在电容耦合式超高真空PECVD系统中, 退火条件下(氮气气氛,1150。c)退火1小时制备而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 片,可以清楚观察到NC—si颗粒。NC—Si的平均颗粒尺寸在Si浓度高的D3样品比在si 浓度低的D4样品中大。室温光致发光实验(激发光源为488nmAr离子激光器)观察到 两个样品的荧光发光峰的位置均出现在远高于本征Si带边能量的位置。室温下(300k) D3的荧光峰位于860nm,D4的荧光峰则位于能量更高的位置780hm,与目前文献Ⅱ1报道的 数据相吻合。不难发现荧光峰位置与样品中NC-Si尺寸有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量子限 制效应。低温样品荧光峰的半高宽都比较大,应由NC-Si尺寸不均匀导致。变温(10K ’300 K)近红外光致发光实验中,D3和D4样品荧光峰随温度变化趋势亦不相同。D4表 现出正常的随温度升高而红移的特性,而D3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本文认为D4所表现 出来的辐射复合主要是来自于Nc—si内部量子限制效应;而D3的辐射跃迁与Si/SiO。界 et 面态的存在有很大关联。用G.G.Qina1.的模型嘲能够较为理想地解释该现象。 420— 2005年11月 第十四届全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 珠海 参考文献: Corrado Franzo,and [1]:FabioIacona,Giorgia 1295(2000) 一 [2].G.G.Qin,andY.J.Li,Phys.Rev.B.68,85309(2003). 4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