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水危机调查:分质供水不是出路
放眼人类历史,城市与水从来共生共荣。
为城市奠基的先民总是逐水而居。然而,他们的远见,赶不上人类繁衍和城市膨胀的匆匆脚步。昔日令人赞叹的浩浩汤汤,对于亚洲越来越多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早已不再雄壮。更何况多少河流污浊浑沌,濯缨濯足,均已不堪。
在中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212升,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68升,巨大的落差,勾勒出的是生活方式的嬗变,与生活品质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城市与市民能否继续支付这样的“奢侈”?
面对焦渴的现实,我们必须改变。
广州:限水“谣言”从何而来?
今年春天,一则消息让广州市民一下子紧张起来。
据当地媒体报道,2007年3月1日起广东省试行《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规定,居民用水按城市人口数量分为6级,人口最多的广州市人均日用水量为210升。如果居民用水量超过限制,将面对高水价的惩罚,从而体现用水越多收费越贵的原则。
令人颇感奇怪的是,市民们发现,210升这个数字如何出台,今后具体实施有哪些措施,官方发言含糊其辞,媒体报道亦语焉不详。规定试行后记者采访了主持这项工作的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得到的答复却是:实施方案尚在研究中,“限制说”纯属谣传。
目前,在广州每天的自来水供应量中,约有53%左右为居民生活用水。“我们绝对不会限制市民用水。”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供水管理处处长、广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王建平对《新民周刊》说。
这究竟是这么一回事?
210升背后的故事
日前,记者前往位于环市东路348号的广州市市政园林局采访。广州水节水办就在这里和供水管理处合署办公,具体地说,就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在节水办的墙面上,记者看到了林树森任广州市市长(现任贵州省省长)时题写的一幅字:开源节流。
现任节水办主任王建平说:“我们现在开源与节流并举,但是节流优先。”摆在王建平面前的一个事实是,广州的供水总量一直在攀升,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理性政府,“节流”必是首选之策。有一位专家毫不客气地对记者说:“如果不适时推出定额用水政策,政府便是一个短视的政府。”
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种描述:广州在2000年时每人每日用水544升,为全省之最,近年广州居民用水回落到了每人每日平均322升,但较之上海(150升)和北京(250升),用水量依然偏高。知情者向记者描述,在几年前一次会议上,当时的市长林树森听市政园林局报上322升这个数字后,非常惊讶,质问市政园林局领导:我每天在家也用水龙头冲凉,没用这么多水啊!
事实上,不管是544升还是322升,都是一个综合的统计数字,因为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和居民住宅用水两部分,“市政园林局把街道清洁、公园绿化等公共用水都分摊到了人头上”,结果算出一个令市长惊讶的数字。据说,广州市主要领导还因为这个高数字被中央领导“询问”过。
如今,这些数字又让广州市民紧张了。按新规定,广州市人均日用水定额为210升,与322升比较,市民们发现他们每天的用水量需减少112升,超过了原先用水量的三分之一。
政府对市民用水制定限额,其实是一个误会,误会的原因是政府未向市民披露“210升”背后的决策过程。记者前往负责编制《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的广东省水文局采访,起草人邓良斌告诉记者,其实这个规定颁布前,“我们在省水利厅网站挂出来征求意见,可是好像大家并不关心,提意见不多”。
据悉,这个数字是通过涉及城市生活公共用水的主要行业及家庭单位351家的“典型调查”得出来的。广东省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始于2001年,由省水利厅与省发改委、省经贸委三个部门联合开展。2002年,建设部出台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属于特大城市的广州居民人均日用水额度不能超过220升。邓良斌介绍说,广东省参考了建设部的标准,并适当降低了10升。
记者了解到,220升是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考核标准之一。这就不难理解,《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出台之前,去年为了创建“节水型城市”,广州开展创建节水型社区活动时,号召市民“每天人均生活用水量在220升之内”。
显然,编制部门并不愿踩建设部的220升这条红线,问题是,210升这个标准是否“因地制宜”?“210升啊,肯定不够,广州天热,人们喜欢冲凉和煲汤,用水多。”广州市环保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说。而一位小学教师则告诉记者,自己不常在家做饭,210升用不完。编制者之一的邓良斌的回答是:“210升对于90%的广州市民来说都是够用的。”
根据随意采访,记者无法就“210升是否考虑了广州的城市特性”这个问题做出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建设部的220升并非为广州量身定做,它是面向全国所有特大城市制定的一个标准。
邓良斌告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