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_黄维和.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_黄维和.pdf

2012 年 6 月 第 31 卷 第 6 期 专栏特约 1000-8241 2012 06-0411-05 文章编号: ( )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黄维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黄维和.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油气储运,2012,31 (6):411-415. 摘要:油气储运作为能源保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社 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油气储运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通过回顾原油、 成品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介绍了我国油气储运工业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国 情,概述了近年来我国油气储运在科技和管理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 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6047/j.issn.1000-8241.2012.06.003 2012 年,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喜迎 60 华诞。 是我国境内第一条成品油管道,至 1946 年停输,累计 4 1952 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设立了油气储运专业, 向我国输油约 10 ×10 t 。解放前,我国仅四川地区修 学制专科 2 年。同年,清华大学成立石油系,将油气储 建了少量钢质输气管道,总长约 27.7 km 。 运专业调入该系,并升格为本科。1953 年,以清华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油气储运工业蹒跚起步,目前 学石油系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储运专业划归 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期间大致经历了自力更生、 石油学院。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 60 引进消化、自主创新 3 个发展阶段。 周年”,期冀增强油气储运专业在教育界和社会上的影 1.1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 响力,促进我国油气储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代初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敝,百业待兴,西方对我 1 行业发展历程 国实施技术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成为当时我国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在陆上,东北、华北、华 [1] 油气储运的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200 多 东、西北地区相继发现和开发了大型油气田,我国石油 年的秦汉时期。《华阳国志》记载,蜀郡采气煮盐,先 工业迅速崛起,油气产量的大幅提升带动了管道工业 民们将打通的竹节连接起来输送天然气,称之为“ 火 的发展,开始了管道规模化建设。 笕”。我国近代石油工业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油气输 1958 年,建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管道,全长 送经历了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多种方式的交错发 147.2 km,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原油管道,由此开 展。1878 年,台湾苗栗出磺坑以顿钻打成第一口油井, 创了新中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历史。随着大庆油田的开 开创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历史,当时原油主要靠马 发,1970 年,开始建设东北“八三”管道,形成了国内第 车拉运。1907 年,在陕西延长西门外打成大陆第一口 一个原油管网,连接抚顺、锦州、大连各炼厂以及秦皇 油井,采出原油桶装后用骡马驮运,送炼油厂加工或作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