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顾茅庐导学案.doc

三顾茅庐导学案 (2012-04-17 18:56:18) 标签:教育 分类:导学园地 《三顾茅庐》导学案(课前预习) 一、扫清拦路虎。 读准并写好下面的词语。 辅助   晌午 诸葛亮 三顾茅庐 策略 蜿蜒起伏  茅塞顿开 秀丽宜人 二、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三顾茅庐: 茅塞顿开: 蜿蜒起伏: 三、熟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资料搜集。  搜集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理清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揭题解题,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文章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    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 学习过程:   一、揭题解题。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顾”、“茅庐”的意思。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时代背景。   二、展示自学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由上黑板教学生字。 3、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中有几位人物?主要写了哪些人?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理清文章脉络。   1、你读懂了什么? 2、谁来告诉大家哪三次拜访?自然而然地理清文章脉络 四、学习“一顾”、“二顾”。   1、读第一段,划出刘备言行的句子。   2、交流。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再读读第一段。    4、谈谈你对“一顾”、“二顾”中刘备的印象。 《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2、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展示,披文入情。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   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 (1)如果对张飞感兴趣,找出描写张飞的言行的句子。  (2)如果对刘备感兴趣,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神态的句子。   2、研读刘备、张飞的句子。(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讲)  (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 按学生交流的情况,重点落实字词句,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  学生另外找出的有关刘备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读读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刘备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尊重人才 求贤若渴)  (2)研究张飞的同学交流。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议议,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粗鲁)  (3)小组讨论: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   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4)对比朗读,愿意朗读张飞的读出他的莽撞无礼,愿意朗读刘备的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3、刘备“三顾茅庐”值得吗?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体悟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找出文中写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打比方的句子,讨论比喻句的深刻含义。 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1、你知道诸葛亮的故事吗?讲一讲。 2、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其它什么故事?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尤其是这篇课文的有关章节,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