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红鳍东方鲀的养殖技术.ppt
第二章 红鳍东方鲀的养殖技术 主讲:刘革利 东方鲀的概述 分类地位 分布 价值 发展情况 东方鲀的生物学知识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 红鳍东方鲀的苗种生产技术 亲鱼采捕、暂养及运输技术 催产及采卵、孵化技术 亲鱼采捕、暂养及运输技术 产卵期短 采捕网具 暂养 运输 红鳍东方鲀的雌雄鉴别技术 因红鳍东方鲀无副性征,所以未成熟时难以从外表区别雌雄。一般在性成熟时,采取轻压鱼的腹部,若见有白色精液流出的为雄性;若没有,暂时也不能断定雌或雄。 催产技术 催产药物及用量: 催产药物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两者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可,注射剂量为:①LRH:150~200微克/千克;②HCG:2000~3000IU/kg;③LRH—A2:50微克+1000IU/kg。 雄鱼注射与否,看其成熟情况而定,可以不注射,也可以减半注射。 药物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一般在背鳍两侧,即背离中线1厘米处入针。也可以进行胸腔注射,从胸鳍基部向胸腔内与身体呈45度角入针,两种方法,入针深度都为1厘米左右。 雌雄配比:1:2 药物的效应时间:50~96小时 受精方法: 自然产卵受精 人工受精 孵化技术 孵化容器 卵孵化所需外界的条件 受精卵孵化时应注意事项 卵孵化所需外界的条件 光照:500~1000Lx 盐度:30~32‰ 温度:16~17 ℃,9~10天孵出;20 ℃左 右,7天左右孵出。 胚胎发育 苗种培育技术 室内饲育(前期饲育)技术 室外饲育(后期饲育)技术 (室内饲育)前期饲育技术 池光线不要太强 鱼苗密度为3万尾/每立方水体 池中微弱通气,静水培育 轮虫密度保持10~20个/毫升 水温一般为15℃~20℃ 鱼苗移池方法 做一个100目的筛绢网,用此网自池子一侧向另一侧推移,鱼苗产即上浮,平静游动,当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用水桶连水一起舀上来。 室外饲育(后期饲育)技术 放养密度 饵料 注意事项 出池 第二节?? 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技术? 种苗 养殖方法 剪齿 管理 养殖方法 放养量 饵料 投喂方法 投饵的次数 摄食量 养成率问题 造成养成率低的原因: 擦伤、互残而死亡 营养障碍 因疾病而死亡 生长规律 在低水温期,只要水温在13℃以上,一天的给饵率有1.5%以上仍然会成长。 4~6月水温上升,红鳍东方鲀虽然摄食活泼,但成长较慢 7~8月成长较快 9~10月成长最快 第2年的成长期是在7月以后,9~10月成长最快。 红鳍东方鲀的疾病防治技术 红鳍东方鲀常见疾病有: 气泡病 孢子虫病 黄脂病 淀粉卵涡鞭虫病 隐核虫病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