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方法(讲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方法(讲义).pdf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史专业 2013 级硕士研究生·史学理论与方法 讲义 史学理论与方法 导论 一、历史学的传统定位 总体定位:鉴戒史学 求真:“实录”、“信史”与 “良史” 求善:“彰善瘅恶” 求美:美德、美事、美人 《左传》宣公二年通过记载晋灵公被杀、太史董狐对此事的记述(赵穿杀晋灵公,正卿赵盾未管,董 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及其与赵盾的辩论,然后借孔子的话, 称赞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突出了董狐坚持如实记事的原则。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齐国崔杼派人杀死国君庄公之事后,写道:“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 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作者对于这一史事未作评论,但联系宣公二年所记,当为鲜明称颂齐国太史兄弟和南史氏不惜以 死殉职的精神。 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 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 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迁、固通矣,而历诋后 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 赞曰:史肇轩黄,体备周孔。世历斯编,善恶偕总。腾褒裁贬,万古魂动。辞宗邱明,直归南董。 ——刘勰:《文心雕龙 ·史传》 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 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 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刘知几:《史通 ·辨职》 二、历史学的现代定位 总体定位:科学史学 求真为第一要义 科学释义与主客对立 史学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 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 “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 无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 然毁谤 “科学”的。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 忠诚 博 1 朴实 刚毅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史专业 2013 级硕士研究生·史学理论与方法 讲义 关于史学的 “科学性质”的鉴定很是重要的,其情形颇有如《民法》上的 “妻”与 “妾”,“嫡子”与 “庶子”或 “私生子”等等的身份证明,显然有优劣高低差别,所以假如说 “史学”没有成为 “科学”的 资格,那么 “史学”就根本没有研究的价值。 ——杨鸿烈:《史学通论》 一、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 “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气的人,绝对不是我们 的同志! 二、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三、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 作之旨趣》 怎样建立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历史学? 首在保证历史学的 “客观性”,排除任何主观的存在。为此,他对历史学的范围作了严格限定:第一, “历史学不是著史”;第二,历史学不是 “史论”或 “历史哲学”;第三,历史学不是 “官书”,没有一般 的用处。必须把 “著史”、“史论”、“历史哲学”或 “官书”等带有主观性的东西摒弃于历史学之外。他把 东西方史学进步的条件归为三点:“一、史的观念之进步,在于由主观的哲学及伦理价值论变做客观的史 料学。二、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