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新郑市中招历史质量分析会材料.doc
2013年新郑市中招历史质量分析会材料
一、新郑市2013年中招历史学科成绩相关数据
1:2013年我市参加中招人数为5020人。优秀人数3460人,为68.92%,及格人数4666,为92.95%,全体人均成绩为40.88。(12年27.37、11年40.4分、10年28.74、09年40.12,试题难度波动极大)。
2:新郑市2013年中招考试历史学科成绩统计(两率一平)
单位 学校 人数 历史 优秀人数 优秀率 次第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次第 平均分 次第 办事处 轩辕 299 191 63.88 266 88.96 -5 39.85 新烟 98 67 68.37 87 88.78 -4 40.11 城关乡 一初中 66 53 80.30 1 64 96.97 42.27 5 三初中 60 42 70.00 59 98.33 3 42.38 3 辛店镇 一初中 314 242 77.07 3 306 97.45 4 42.59 1 二初中 85 63 74.12 82 96.47 5 42.06 观音寺 一初中 179 128 71.51 170 94.97 41.83 二初中 170 118 69.41 164 96.47 5 41.18 梨河镇 梨中 145 86 59.31 -4 135 93.10 39.42 -4 和庄镇 和中 192 125 65.10 180 93.75 40.55 八千乡 一初中 114 75 65.79 108 94.74 41.23 二初中 84 44 52.38 -1 78 92.86 38.90 -2 龙王乡 二初中 81 61 75.31 80 98.77 2 42.56 2 薛店镇 一初中 199 139 69.85 189 94.97 41.10 孟庄镇 一初中 66 37 56.06 -2 62 93.94 39.97 二初中 76 45 59.21 -3 66 86.84 -2 39.26 -3 龙湖镇 一初中 274 167 60.95 -5 230 83.94 -1 38.55 -1 二初中 204 132 64.71 181 88.73 -3 39.58 -5 郭店镇 一初中 351 267 76.07 4 330 94.02 41.71 新村镇 一初中 114 71 62.28 106 92.98 40.00 二初中 102 79 77.45 2 101 99.02 1 42.37 4 实验 687 476 69.29 641 93.30 41.06 苑陵 591 449 75.97 5 557 94.25 41.87 市直 434 278 64.06 392 90.32 40.00 体校 4 0 0.00 1 25.00 24.75 明亮 31 25 80.65 31 100.00 42.74 全市 5020 3460 68.92 4666 92.95 40.88
3:各题平均得分
题号 选择题 21 22 23 24 25 总分 平均得分 16.38 4.55 5.73 4.87 4.56 4.95 40.88 二:2013年中招历史学科试题分析
(一)指导思想
1:命题仍然将会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和教育功能;
2:注重对一些主体历史事件进行深层次分析;
3:将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4:重点突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避免抄书简单再现课本内容。
5:命题依然会重视使用课本中的古文、图表等原始材料;研究历史教科书中的“自我测评”和“学习与探究”,丰富试题内容。
6:依据“课标”和“说明”,不拘泥具体版本,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变换新角度、设置新问题。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有一定突破,但依然会在它们的要求范围之内。
7:具体说依然会呈现八化:立意价值化、题型多样化、情境新颖化、考查主干化、思维迁移化、开放合理化、思考辩证化、导向明晰化。
(二)试题特点:
1:考察知识点的涵盖面广
内容 中古 中近 中现 世古 世近 世现 分值 3 15 11 2 13 6
从范围来看,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中国史和世界史均有涉及;从考察的主干知识来看,中国历史之侵华史,探索史,党的民主革命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较多。从世界历史来看,考察了文化交流,科技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等。从这一点来看,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中心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清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思路清晰,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在较短的时间内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