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寓言两则 主备.doc
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寓言有什么特点?(“寓”:寄托,“言”:讲道理。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某种事的文学作品。)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两篇寓言其中的一篇。
5.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2.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 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四、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故事内容
师:为什么养羊人的羊丢了一次又一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丢羊后养羊人和街坊的表现。
2.交流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3.交流养羊人和街坊不同的表现。
[出示对话]师: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引导学生体会养羊人的毫不在意、满不在乎。街坊的关心、着急、诚恳。)
4.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
5.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
6.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来的及)。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7.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五、联系实际,说话训练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想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我想对养羊人说;第二层:联系实际,我想对身边的人说。(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六、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练习。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使他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3.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9寓言两则
第二课时《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活动:老师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师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解题: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南辕北辙》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南辕北辙”是讲
三、熟读自悟,理解寓意。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你认为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怎么样?说明理由。
3.这个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
A.学生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并划出有关句子。
B.师指名回答。(马好,路费多,驾车人技术好)
C.出示坐车人与朋友的对话。学生自己读,边读边琢磨:朋友是怎么问话的,坐车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D.填补文本的空白:为人物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心理。加上提示语再指名读对话。
E.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F.课文读到这里,这个前往楚国的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愚蠢、好笑、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
5.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他不知道这些条件越好,离开楚国就越远。齐读这段话。
7.此时,你面对如此愚蠢的坐车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ST406-2024临床血液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ptx VIP
- SH_T 3115-2024《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pptx VIP
- 总平图制图规范.docx VIP
- 项目回填土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要求.pdf
- T_CEPPEA 5006.5-2021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理规范 第5部分:光伏发电工程.pdf VIP
- T CEPPEA 5006.3-2021 工程总承包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理规范 第3部分:电网工程.docx VIP
- 通风空调安装安全教育试卷及答案.doc
- 三年级新生测试卷二(三年级数学考试卷).doc VIP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症的诊治.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