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doc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欧阳修四岁苦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守株待兔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 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解释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坚闭门而不出(???)挈妻子而去之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曾子杀猪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 ) 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 ④婴儿非与戏也(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自护其短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席上啖菱() 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
A、欲以清热也。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六)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②此非吾所以处子也③复徙居学宫之旁??④遂居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鼓神》阅读.ppt
- 「一组XX的实物单拍单记录表」.xls
- 【11-22】单词演义.doc
- 【2011初三语文试题全收录】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完美打印word版).doc
-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精品】第五单元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doc
- 【2013上海黄浦二模】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doc
- 【2014济宁市一模】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文.doc
- 【2014状元版】秘籍笔记-法硕法理学.doc
- 【80后怀旧】小时侯看过的电视剧。(80人怀旧专帖之电视版)(含网友评论).doc
- 【B】【第二讲】【文言实词】【高考文言字词归类比较记忆梳理】.doc
最近下载
- 金蝶云星空产品竞争性分析.pptx VIP
- 公司中长期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 (医学课件)干燥综合征PPT幻灯片.ppt VIP
- 水质理化检验-有机污染指标的测定.ppt
- 金蝶云星空 V9.0产品培训_PLM_安装部署.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培养积极心态》.ppt VIP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护理新进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宋故尚书左仆射叶颙考》《宋故尚书左仆射叶颙年表》(修订稿)-20121015.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24J306(替代 07J306)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