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宋代县级司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视宋代县级司法   【摘 要】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之中,宋朝是非常重视法制建设的朝代之一,这些法律制度的运行依赖于具体执行者的素质。公吏作为一个特殊的执法群体在县衙的司法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立案到案件的执行,公吏都承担着具体的工作。这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极大地影响着宋朝县级司法的运作。   【关键词】县衙 公吏 执法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74-03   徒法不足以自行,良好的法律的运行必须依赖于执法者的素质,为此我们必须对法律的实际运行进行多方面的研究,① 必须具体考察执法者具体的执法情况。宋朝为了预防司法舞弊,保证百姓的冤情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制定了详备的程序法,诸如鞠谳分司、翻异别推、长官躬亲等原则。那么实际的执行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以宋代县衙门为例,基于县级公吏在基层司法活动中的角色来透视宋代的县级司法。   一 县级公吏具体的司法职能   1.代写诉状   宋代县衙在案件的受理以及案件的审结直至上诉和执行方面都有法定的程序。涉及人命关天的大案,以及发生在城市里的案件,衙门有权直接介入侦察。② 而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自诉就成为更为普遍的起诉方式。对于起诉时状纸的书写,宋政府有着严格的规定。由于诉讼参与人文化素质不高,自己不能亲自书写诉状的,交由专门替人写状的书铺及公吏代为书写。由于公吏代书常常虚构案情,不能如实供述,③ 引起一些士大夫在道德上的严厉谴责,另外在实践中还对诉状仅有只言片语的出入的代书公吏,也要以故意枉法陷害别人之法惩治。④   2.接收诉状   在宋代县衙内设有“开拆司”一职,负责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初步审查,⑤ 而该职务一般由县衙高级公吏充当。??在担任县令一职时,曾有部分士人为了把持县衙事务,组织部分民众去县衙“列状告罪”,甚至于诬告陷害,??对此类士人大加谴责,下令如有士人到县衙替别人打官司,对县衙看门的门子及负责立案的吏人要给予处罚。⑥ 余杭县押录何某兼职“开拆司”,每到县衙接收百姓诉状的日子,何某总要一一检查诉状,对有欺诈、诬告之嫌的,总要反复劝喻衙门不可轻入,如果起诉失实的话,后悔也来不及了。⑦ 长?县发生的一个案例更能说明县衙公吏在诉讼开始前的这一职责。当地有两人出海打鱼久久未归。其母就去县衙门起诉某人,称其因与自家有仇而杀害了她的儿子。县吏人认为如果事实真是谋杀,按照法律规定那必须得找到尸首这一关键证据,因该案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而驳回了她的起诉。⑧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在诉讼活动日益增加的宋代,对于百姓而言,由于有懂法律的县级公吏在诉讼起始阶段的参与,可以免去许多无谓的诉讼,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的话,公吏的这一职责如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很容易成为其徇私枉法的工具,增加了百姓诉讼的成本,使百姓申冤无门。   3.拘捕人犯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以后,由县衙长官审查案情,决定是否进一步调查案件,并为县衙的开庭审理准备相关事项,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拘传相关当事人。首先由县官直接发牒文给有关缉捕机构,也可委派县衙主管刑狱的公吏,对案件的被告或犯罪嫌疑人以及有关人员实行逮捕。然而实际上,却往往是由佐官甚至公吏,擅自下发逮捕令而乱行狱事。⑨ 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督,其中不免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如错抓漏抓、枝连牵蔓等,有的人因此而糊里糊涂地就被逮捕。胡文恭在宣州做通判的时候,一名罪犯因杀人之罪名成立而即将被行刑,胡通过观察,感觉似有冤滥,于是单独对其进行了审讯,罪犯辩解道:“旦将之田,县吏执以赴官,不知其由也。”⑩   4.调查勘验   第一,调查取证。案件进入审理阶段,首要的任务就是调查取证弄清事实真相。濮州雷泽县令孟温舒升堂审案的时候,有一个哑巴拿一纸空白诉状起诉,孟以此人自恃残疾侮辱县令为借口,把他打了一顿,扔在了街边。暗地里孟温舒派一名谨厚的吏人“物色其旁”,暗中侦查,这个吏人果不负他的期望,很快查出实情。下邳县有一人被控告谋杀他妻子前夫女儿的孩子,案情十分棘手。为了调查取证,在将原告押往县衙的途中,县尉暂时安排他们住在路边的一家旅店里。而事先安排一个胥吏“床下伺之”,到了晚间,母女二人谈论起诬告事宜,正好被埋伏的公吏听到,案件就此真相大白。   第二,参与检验。县衙门参加检验活动的人除了检验官及仵作之外,还有一部分公吏。宋法规定:“(诸验尸)县差尉,县尉阙,即以次差簿、丞、监当官,皆阙者,县令前去。”即检验之事长官必须亲临,但具体操作时,检验官往往视规定为具文,不是检验迟延就是故意推托不肯亲去,有的甚至因害怕道途遥远,天气冷热而不参加检验。于是,公吏主要负责了检验之事。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江南提点刑狱王长吉等在上言中提到一件公吏在检验中违法的案例,南安军上犹县的僧人法端,因为渔人向其索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