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吸附技术在循环冷却水节水的中试研究
(李永辉 山东中望恒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电吸附除盐技术,对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行除盐效果中试研究.试验表明电吸附技术除盐率达到76%,产水率为76%,对氯离子.钙离子都有良好的除处效果.
关键词:电吸附 循环冷却水 回用水 除盐
前言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工业冷却水用量占整个工业用水量的70~80%①。因而提高工业冷却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新水的补水量和排污量将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首选目标②。蔡世军等③总结分析了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提出了循环冷却水旁滤节水和排污水的回用等节水途径。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除盐技术是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回用的关键。
为解决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除盐问题,实现节水目标,采用电吸附技术进行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回用中试试验,以验证该技术在循环冷却水排污水除盐回用的可行性。
1 技术原理
电吸附是电子在带电电极表面发生的诱导电势吸附④,电吸附原理见图1,原水从一端进入由两电极板相隔而成的空间,从另一端流出。原水在阴、阳极之间流动时受到电场的作用,水中带电粒子分别向电性相反的电极迁移,被该电极吸附并储存在双电层内。同时,随着电极吸附带电粒子的增多,带电粒子在电极表面富集浓缩,从而使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颗粒及其带电物质滞留在电极表面,最终实现盐与水的分离,获得净化/淡化的出水。
图1 电吸附除盐原理 EMK-4443 1组 卧式清水泵 CHL2-30 2台 保安过滤器 JMKb-5-A 2台 精度10μm 砂滤器 FLECK 1台
2.2 来水水源及水质
试验所用水为某气体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
表二
项目 单位 电吸附进水 电导率 μS/cm 0 浊度 NTU 11.3 碱度 mg/L 硬度 mg/L 钙离子 mg/L 366.4 镁离子 mg/L 78.7 pH --- 8.35 氯化物 mg/L 总磷 mg/L 5.7
2.3 试验条件
规模:处理量0.5m3/h
运行方式:连续运行占地面积:m2
用电负荷:10kW/380V能耗≤kWh/T
得水率≥75%
出水水质达到 表三
项目 单位 电吸附出水 电导率 μS/cm ≤ 浊度 NTU ≤3 碱度 mg/L ≤ 硬度 mg/L ≤ 钙离子 mg/L ≤150 镁离子 mg/L -- pH --- 6~9 氯化物 mg/L ≤ 总磷 mg/L —
2.5工艺流程
来水→→原水池→电吸附模块→净水池
工艺流程分为三个步骤:工作流程,再生流程,排污流程。
如图2所示:
图2 工艺流程
工作流程:储存在原水池中的原水通过提升泵打入保安过滤器,大于5μm的残留固体悬浮物或沉淀物在此道工序被截流,水再被送入电吸附(EST)模块。水中溶解性的盐类被吸附,水质被净化。
再生流程:就是模块的反冲洗过程,用原水冲洗经过短接静置的模块,使电极再生。反冲洗后的水被送入中间水池,进入中水池的水等待下一个周期排污用。
排污过程:排污过程其本质和再生一样,是模块的一个反冲洗程序,但水源有区别,排污过程用的是中间水池的水,即再生之后的浓水,这是一个有效的节水过程因为经过再生之后的浓水尚未达到饱和,所以用再生后产生的浓水再次冲洗模块,就节省了冲洗过程中的用水量,提高了产水率。[1韩寒,陈新春,尚海利.电吸附除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工业水处理技术,2010,30(2)20
[2]鲍其鼐.工业循环水处理面临新挑战[C]//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2008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2-43
[3]蔡世军,赵新义,王莹莹。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研究发展[J]工业水处理技术,2009,29(3)7
[4]孙晓慰,朱国富.电吸附水处理技术(EST)的原理及构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04)19-20
作者简介:李永辉 男 工程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出生时间: 1974.2
电极材料(负极)
电极材料(正极)
进水
出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