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疑难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治疗对严重伤病者、危重病人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因此被称为生命之线(lifeline),它也是给予药物最重要的途径。身为医务人员,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可以救人于危难之时并减少病人的痛苦。我院对相关科室护士随机抽样400例静脉注射病人,以问卷形式进行了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调查,收回400份,回收率100%,现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手臂静脉
1.1传统方法中专教科书《基础护理学》上介绍进行手臂静脉穿刺时,先扎好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以促进静脉暴露明显;右手持针从血管一侧先刺入皮肤,再挑起皮肤向前刺入血管。
1.2改进方法让被穿刺者手臂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病人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右手食指与拇指前后平行,持头皮针柄使针头与皮肤成10°~25°角(静脉深浅与进针角度成正比),从血管正中快速刺入,见回血后,针尾再向下压,使角度<15°向前送针。
1.3两种方法比较(1)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时,由于解剖关系握拳时,手背低于掌指关节,因此,穿刺时妨碍进针角度,且穿刺者左手不易握住被穿刺者的手,血管不易固定,这样既影响一次成功率又增加病人的痛苦。而采用被穿刺者不握拳时,护士将病人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这样血管易固定,护士左手容易握着病人的手且比较灵活,成功率高。(2)握拳可影响手指的动脉流入及静脉血回流,因为皮肤紧张压迫静脉,影响血管充盈度。也有报道,握拳时皮肤处于紧张状态,针尖斜面锐利,快速进针时,易将皮肉切碎堵塞孔针尖进入血管后不见回血,退针时出现皮下淤紫,致穿刺失败。不握拳时静脉血易回流,皮肤松弛,使止血带下端静脉非常充盈,易于穿刺,且上述情况也较少见。
2对不同病人行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2.1老年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大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因而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大,皮肤组织松弛。对此类病人进行静脉注射,应特别注意绷紧皮肤,选择手背较直的静脉,穿刺时进针力度要稍小一些。
2.2消瘦病人此类病人皮下脂肪少,血管位置浅,暴露充分,但血管管壁脆,易滑动,且皮肤松弛,握拳后指掌关节明显高于手背肌层组织,对静脉注射的进针角度有一定影响。因此穿刺时要采用握指法,并从血管的侧面进针,进针角度和力度不宜过大,回血后继续平行进针1mm为宜,以防刺破血管。
2.3肥胖病人由于此类病人皮下脂肪丰满,血管通常不隆出皮肤,但血管较固定,故穿刺时操作者要以食指和中指探明静脉走行方向和深浅度,然后从血管上方进针,沿前方探索血管,其进针角度和力度要稍大些,但进针角度一般<40°。
2.4小儿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细小、固定、暴露明显,但穿刺时,往往哭闹不止,多汗、面红,因此操作前必须将头发剃净,并绷紧头部皮肤,回血后不宜继续潜行,应立即固定,否则易刺破血管。穿刺时应注意头皮静脉和动脉的鉴别。
2.5病理性血管特点及对策
2.5.1化疗病人化疗药物在杀死细胞的同时,对局部静脉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导致静脉硬化、萎缩,造成手背静脉网的破坏。因此,静脉给药时原则上选择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尽可能保护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否则一旦发生渗漏后果严重。如果病人血管条件极差,应采用指间静脉交替使用的方法,这样不仅避免了主要静脉的破坏,也有利于静脉的恢复,但由于指间神经丰富,皮下脂肪少,穿刺时痛觉敏感,故应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
2.5.2水肿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组织间积聚过多的液体,致使表浅静脉不易看到或触及。对于此类病人的血管,可用2条止血带捆扎病人肢体,上下相距15cm,肢体远端1条最好选较宽的止血带,捆扎病人的肘部、腕部或踝部,1min后松开下面一条止血带,这时即可较清楚地看到静脉。
2.5.3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休克时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外周血管萎缩、扁平、弹性差,呈条索状,浅静脉消失。此时要迅速纠正休克,必须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如需多条静脉通道时,可对周围浅静脉采用热敷法(55℃~65℃),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血管扩张,恢复弹性,有利于静脉注射的成功。
2.5.4慢性肝、肾衰竭病人此类病人血管脆性大,血凝机能差,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静脉注射时应避免使用肢体内侧血管,因内侧皮薄,血管表浅,容易刺破或致液体外渗。
2.5.5瘫痪病人宜选择患侧肢体血管,因其肢体固定易于穿刺,保留时间长,不影响肢体活动,还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在穿刺成功的因素中,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即自我控制能力不可忽视,只有控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4T 3798-2021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服务规范.pdf VIP
- BSEN12591-2009沥青和沥青粘合 铺路级沥青规范.pdf VIP
- 不孕症相关压力量表简化及其应用.pdf VIP
- 旅游地理学__保继刚_楚义芳.docx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精选15篇) .pdf VIP
- 20世纪德国哲学与文化全套课件.ppt
-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抗心磷脂综合征.pptx VIP
- 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七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附答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