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喙突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经验.doc
喙突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经验
喙突在喙肩弓和肩上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中起关键作用。喙突上附有三块肌肉,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胸小肌,每一块肌肉都参与上臂的屈曲、内收及旋后运动及对肩胛骨的稳定。四条附着于喙突的韧带,喙锁韧带(CCL)、肩胛上横韧带、喙肱韧带和喙肩韧带,提供肩胛骨的稳定及限制远端锁骨的上移。
大多数没有移位或少许移位的喙突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不稳定的、严重移位的喙突骨折,或联合有其它的肩带损伤,会引起肩部不适及功能障碍。当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时,喙突需予正确复位及牢靠固定,以恢复喙肩弓及SSSC。
明尼苏达大学地区医院骨科Peter A.Cole博士对2002年3月至2012年6月,192例肩胛骨骨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其中有22例是要求手术治疗的喙突骨折。随访19人(86%),随访时间23.5个月(12-72个月),最终的平均和中值的DASH评分相应是12.3和?7,16人(84%)恢复受伤前的工作。没有感染及骨不连。相关文章发表在JOT杂志上。
手术适应征
(1)骨折不愈合(骨折后6个月X片仍可见明显骨折线、连续3个月没有愈合迹象、影像发现骨折并伴有不缓解的触痛,(2)影像显示1cm以上的骨折移位,(3)SSSC多处大于1cm的撕脱。对于要求正常肩部功能并希望尽快恢复工作及生活习惯的患者,手术指征更为明确。另外,对于多发伤要求较好的肩关节功能以便于活动(如扶拐、行走等)的患者,也建议手术治疗以提供稳定的肩带功能。
手术技术
喙突骨折包括尖、体、底部骨折,切口选择前方的三角胸大肌间隙入路。患者取沙滩椅位,患肢内收及轻度内旋以保护臂丛神经,肩后垫小垫子使肩(肩胛骨)向前突出。切口中点位于喙突上,与三角肌胸大肌窝的Langer氏线平行(图1),这样切口可以保证疤痕较浅并可同时延长成正规的三角胸大肌入路以处理前肩带的附加损伤。
图1:经Langer氏线的喙突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进入锁胸筋膜,触摸喙突并切开筋膜(图2),扩大喙突远端的三角肌和胸大肌的间隙,自喙突向锁骨方向纵行切开胸小肌,以骨膜剥离器从喙突尖至喙突的额状斜面做钝性游离。
图2:尸体标本上的喙突前入路。CC是喙锁韧带,CA是喙肩韧带,CT是联合腱。
依据骨折形态,显露骨折部位或显露至喙突底部向锁骨下表面发出的短粗纤维束,这是喙锁韧带复合体,由内侧的锥状束和外侧的梯形束构成。注意跗着于喙突上的喙肩韧带、联合腱和喙锁韧带(图3)。
图3:喙突前入路示意图。骨折及喙突附着的韧带。如上述韧带完整,在避免损伤韧带的情况下显露骨折断端。?
时刻牢记喙突的钩状形态,自尖部向底部打入螺钉必然会打出骨质。必须解剖出靠近喙突基底的额状斜面,连同附着的软组织一同抬起喙突直视下看到骨折线并予解剖复位。使用克氏针暂时复位固定,如果骨折不粉碎并通过基底部,使用一枚3.5mm的拉力螺钉即可充分固定(图4)。
图4:如骨折不是粉碎性并且通过喙突基底部,2.7-3.5mm的拉力螺钉可以稳定的固定骨折。
螺钉长度为30-45mm,保持15度内侧成角和30-40度后侧成角。打入另一枚螺钉(图5)或沿额状斜面上使用1/4管状钢板来跨越骨折线固定可加强单钉固定的效果,并对骨折提供更好的旋转稳定性,以利于对抗上臂的牵拉及旋转应力。
图5:A,CT轴向位和(B)CT三维重建显示移位的喙突骨折并联合有肩胛骨体部骨折。C-E是肩部正位、Y位及腋位X片显示三枚皮质骨钉固定骨折。
喙突基底部骨折移位时,有时会因骨折线通过肩胛上切迹而损伤肩胛上神经。肩胛上切迹紧邻喙突基底部的内侧,复位及固定时需避免损伤肩胛上神经。螺钉过度向内成角时也会损伤该神经。
骨折线向外延伸进入盂上窝或出现粉碎性的前盂骨折时,切口可向远端延伸形成正规的三角胸大肌入路,沿肌间隙进入,保护头静脉。显露前盂时切口可以向近端延伸至锁骨,远端延伸至三角肌止点。显露出肩胛下肌后,肱骨保持中立位,在止点内1cm处切断肩胛下肌。注意,旋肱前血管位于肩胛下肌的下界,血管下方是腋神经。
触膜盂唇边缘,切开关节囊或通过骨折线冲洗关节并在关节外对关节面进行间接复位,复位后以克氏针暂时固定,根据骨块形态及大小使用2.0-3.5mm的拉力螺钉进行固定。缝合关节囊、肩胛下肌等组织。
如果是经后侧Judet入路治疗肩胛盂和/或肩胛颈/体骨折,可以对和盂上部分连接在一起的喙突骨折进行间接复位(图6)。
图6:A,CT三维重建显示移位的喙突骨折,骨折线进入肩胛盂关节面内。B-D显示联合使用钢板及螺钉固定这型复杂骨折的术后X片。
最终固定完成后,彻底冲洗伤口,逐层缝合。患肢悬吊制动。术后理疗方案在术后第一个月立即行主、被动的ROM活动,第二个月是逐渐加大的力量训练,第三个月是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2.doc
- 信息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好搜与百度的对比.doc
- 信息知识与情报的特点与应用价值.ppt
-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PP093.ppt
- 停车库设计规范.ppt
- 健康人生培训(全国).ppt
- 健康生活常见疾病治疗——55肺胀.ppt
- 儿童心理学课件.ppt
- 儿童急性骨髓炎(综述).doc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