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地下工程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洞室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第三节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第四节 地下建筑围岩稳定性评价 第五节 保障洞室围岩稳定的措施 第一节 地 下 工 程 概 述 定义: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内的构筑物,统称为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的特征:开挖前处于应力平衡状态,开挖后硐室周围的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布,可能因此发生变形和破坏。 研究意义:正确估计围岩应力和岩体强度,及时合理地对地下工程进行维护,是保证地下工程安全、经济地修建和运营的前提。 第二节 洞室围岩应力的重分布 一、原岩应力 二、地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 一、原岩应力 原岩应力即地应力,一般是指地壳岩体处在未经人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或称为初始应力。 地应力是重力和地壳运动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应力,主要包括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变异及其他应力等几种形式。在进行地下洞室建筑时,应考虑总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目前在工程上多采用现场测定方法(应力解除法)来确定地应力的大小。国内外大量实测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地区的地应力,其水平应力常常大于垂直应力。 λ一般为1.2~5,个别地区有的可达20以上。 1、自重应力 2、构造应力 由于地壳运动等作用在地壳内造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力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地壳内,当构造应力逐渐增大并超过岩体强度或岩体中原有断裂的抵抗阻力时,便可能引起地层变形、蠕滑、破坏,甚至有可能由于构造应力的突然释放而导致地震的发生。这种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地层变形和破坏的过程称为构造运动。根据构造运动活动状态,构造应力又可分为活动的构造应力和剩余的构造应力两种。 活动的构造应力一般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构造运动在地壳内形成的地应力;剩余的构造应力是指构造运动结束后,由构造运动过程中尚未释放完的弹性应变能在地壳内形成的地应力。 3、变异及其他应力 变异及其他应力是指岩体受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侵蚀卸荷等而受到的温度、应力、化学应变能以及重力场改变等而形成的地应力。 (一)基本概念 硐室开挖之前,岩土体一般处于天然应力平衡状态,称为原岩应力场或初始应力场;硐室开挖后破坏了这种平衡。地下开挖以后,由于围岩质点应力、应变调整而引起的天然应力大小、方向和性质改变的作用称为应力重分布;经应力重分布作用后形成的新的应力状态,称为重分布应力状态。 通常将洞室周围发生应力重分布的这一部分岩体叫做地下洞室围岩(简称围岩),狭义上,围岩常指硐室周围受到开挖影响,大体相当于地下硐室宽度或平均直径的3~5倍范围内的岩土体。 1、圆形洞室重分布应力 2、非圆形断面洞室重分布应力 利用弹性试验可测定各种非圆形洞室的应力。定义切向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为应力集中系数,王建宁《地下工程喷锚支护原理与设计》列出了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表) 自表中查出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值后,有下式即可计算切向应力值: σt=α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不同形状的洞室边界切向应力集中系数α(=σt/Pv) 1、围岩松动圈与承载圈 2、塑性围岩重分布应力 (1)塑性松动圈内 第三节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洞室开挖后,地下形成了自由空间,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由于解除束缚而向洞室空间发生松胀变形。这种变形超过了围岩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便发生破坏。脆性岩石的变形破坏的方式包括张裂坍落、劈裂、剪切滑动、岩爆弯折内鼓等;塑性岩石的变形破坏包括挤出、膨胀、涌流和坍塌等 围岩变形和破坏失稳的形式,除与岩体内的初始应力状态及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围岩的岩性和结构特征。 1、完整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2、层状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3、块断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4、碎裂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5、散体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1、完整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坚硬完整岩体的强度高、稳定性好,其变形和破坏可根据弹性理论计算。该类岩体在高地应力区,洞室开挖后可能产生岩爆现象。 岩爆系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围岩突然以爆炸形式表现出来的破坏现象。 岩爆的产生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高储能体(高强度、结构完整的脆性岩体)的存在,且其应力接近于岩体强度是岩爆产生的内因;某附加荷载的触发则是其产生的外因。附加荷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械开挖、爆破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1-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601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ppt VIP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衬橡胶设备数据监测报告.docx
- (NEW)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85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 中央民族大学非事业编制合同制职工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2021.docx VIP
- 哲理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doc VIP
- 2025中央民族大学非事业编制合同制职工招聘10人(第四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校级台账目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台账目录(中小学通用稿-2024.03.30-修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