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心境稳定剂;抗抑郁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简称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on)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双相诊断标准将患者所出现的重性抑郁发作分为双相Ⅰ型和Ⅱ型,该病在发病年龄小的患者中易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自杀风险高,共患物质滥用的比例较高,临床治疗常因此而较为棘手。在治疗上双相抑郁单纯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容易导致转相,特别是三环类(TCAs),更易促进躁狂发作、快速循环或加重抑郁病情[1]。由此可见,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是精神科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且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治疗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1 药物治疗
1.1 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 MS) 众多的治疗指南都强调,心境稳定剂是治疗双相抑郁的基础[2,3]。对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该类药物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并且不会引起躁狂和抑郁相互转相,也不会导致频繁发作[4]。
1.1.1 锂盐 在有关MS治疗双相抑郁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对锂盐研究最多,锂盐及拉莫三嗪应作为一线药物应用治疗双相抑郁患者[3]。锂盐用来治疗双相抑郁障碍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且对急性期治疗或预防均有效[5]。Trisha Suppes等[6]对锂盐与拉莫三嗪随机双盲单独治疗急性双相抑郁发作,血锂浓度0.6 mmol ~1.2 mmol·L-1,共治疗16 w,结果表明锂盐具有可靠的抗抑郁作用,但副作用较多,并与脱落率有关。虽然锂盐维持治疗可防止双相抑郁发作[7],抗躁狂作用较明确,但长期使用时抗抑郁疗效仍缺乏依据[8]。另外,锂盐长期应用的副作用较多(如震颤,口干,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及甲状腺,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同时锂盐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性受限,故在临床应用受限。
1.1.2 丙戊酸盐 丙戊酸盐是传统的抗癫痫药,是锂盐的重要替代药。Loril.Davis等[9]在一项小型双盲研究中发现,丙戊酸钠单一治疗双相抑郁,在改善抑郁或焦虑症状方面较安慰剂效果显著,但因样本量小,治疗时间短,且大部分是男性,故丙戊酸钠治疗急性双相抑郁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亦有证据支持丙戊酸钠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双相抑郁复发,与抗抑郁药联用更好[3,5]。
1.1.3 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虽然较丙戊酸盐早10 a应用于临床,但临床应用有下降趋势。该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相较抑郁相疗效显著[10],但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目前仍缺乏临床证据[11]。
1.1.4 拉莫三嗪(Lamotrihine) 拉莫三嗪(抗癫痫药)是目前用于治疗双相抑郁的新药。该药单独应用或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对双相抑郁或难治性双相抑郁均有效,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头痛,并可自行缓解,安全性高[12~14],故可作为双相抑郁一线用药[3]。
1.2 抗抑郁剂 由于单用抗抑郁药增加转躁和加速躁郁快速循环的危险性[5,11],特别是三环类(TCAs)药物[5,10],故不推荐抗抑郁药单独应用于双相抑郁[3],应与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用,以避免转躁[5,15]。
1.2.1 TCAs抗抑郁剂 TCAs为第一代抗抑郁剂,抗抑郁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严重,过量时致死率高,且诱发转相的风险最高[5],故目前临床已逐渐减少使用。
1.2.2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该类药物服用方便,耐受性好,过量服用比较安全等,正逐渐成为第一代抗抑郁药的替代药。Ayal schaffer等采用西酞普兰与拉莫三嗪分别联用MS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 w末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转躁率均为10%[16]。Amesterdam JD等[17],单用氟亚汀治疗双相抑郁,治疗8 w,转躁率为7.3%,脱落率达37.8%,且作用时间短,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该类研究文献较少,尤其缺乏大样本、维持期治疗的资料,故临床使用仍需慎重。
1.2.3 安非他酮(Bupropin) 安非他酮与SSRIs作用机制不同,该药没有直接作用于5羟色胺(5HT)系统,引起体重增加及性功能障碍的风险更小,因而耐受性好。双相抑郁治疗若需要应用抗抑郁剂时,安非他酮和部分SSRIs类药物可作为首选[18],故安非他酮可作为SSRIs的替代药物。
1.2.4 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包括文拉法辛(Venlafaxine),奈法喹酮(Nefazodore),米氮平(Mirtazapine)及瑞波西汀(Reboxetine)等,目前这些药在双相抑郁患者中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厄多司坦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多司坦的祛痰、抗氧化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洛替尼治疗不同病理类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罗替尼对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贝沙坦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p27kip1表达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贝沙坦对伴左束支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贝沙坦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压力与牙周膜细胞对体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样细胞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压力梯度长袜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相障碍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相障碍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眼运动的旋转协调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能DR物质识别算法在CT成像系统中的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自杀基因CDTK载体系统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与探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苯氟嗪对谷氨酸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足趾与第2趾甲皮瓣联合一期修复多手指脱套伤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双踝角测量及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中的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pptx VIP
- HF75过氧化氢消毒液产品技术标准2023年.docx VIP
-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解读.pdf VIP
- 职教高考教程数学冲刺复习001集合与不等式.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品种类型.pptx VIP
- 深度解读《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pptx VIP
- 林场基本情况-国有河南卢氏东湾林场-国家林业局.DOC VIP
- 复合材料发展史.pptx VIP
- 2018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试题:第八章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