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衰老的艺术》:译文和感言
金凤玉露 2007-05-01 00:29:41
《衰老的艺术》:译文和感言
·金 凤·
二十多年前,曾和同学合译过一本法文书。书名为《生活的艺术》(Un art de vivre),作者是安德烈·莫洛亚(André Maurois (1885-1967),法国著名的传记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
出国这么多年,出版社当年送给我的样书早已不知去向。在异国他乡紧张、繁琐、平淡的日子里,有关那本书的记忆似乎也沉到了心灵的湖底。
零六年夏天回国,见到了十多年未通音信、同系不同班的老同学。在北京市中心一座小而幽静的四合院里,成为了小院主人的老同学、也是当年的合译者,送给我三联书店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有着淡咖啡色的封面,出版于一九八六年;一本蓝白相间,再版于一九九八年,封面上清晰地印着我们的名字。
看到第一本似曾相识的封面,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那本无处寻觅的样书。与莫洛亚和他的《生活的艺术》相伴的那一段久远的时光,忽然间在我脑海里活了起来。我想起了一九八五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许多个台灯下伏案笔耕的夜晚;那些个没有电脑、没有中文打字机的日子啊,翻译、抄写、改写、又重抄,我的手臂酸了,握笔的手指僵了。那些久违了的每页四百字的方格稿纸,带着淡绿或淡红的熟悉条纹,飘着似有若无的幽幽墨香,又一次清晰如昨地闪现在我的眼前……
《生活的艺术》一书共有五章,我参与翻译了其中两章:《思维的艺术》和《衰老的艺术》。
回想当年翻译这本书时,我正值青春飞扬的年华,觉得衰老于我是件遥远而飘渺的事情。而今,斗转星移,岁月飞逝,生命之秋似乎一下子就来到了自己面前。
走过了生命的春天和夏天之后,重读莫洛亚的文字,他的练达、他的睿智、他对人生的微妙和美丽的感知和描述,都让我产生一种心灵相通的喜悦。他的话语穿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阻隔,一字一句走进了我的心里。虽然和作者素不相识,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生活的艺术》是莫洛亚论事散文的经典之作。虽然他在四十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在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书里,作者对生活中许多主题的理解与建议,对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仍有积极的意义。莫洛亚的真知灼见,真正是跨越了时代和文化的鸿沟。在他娓娓动人的叙述中,我领略了作者闪光的智慧,非凡的思想,美好的感情。
今天我把二十二年前的旧译文,《衰老的艺术》这一章贴出来,与我的朋友们分享。愿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快乐的心,优雅而坦然地面对生命的秋天和冬天。
※ ※ ※ ※ ※
《衰老的艺术》
作者:安德烈·莫洛亚/金凤(译)
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老了。——拉罗斯福哥⒈
衰老是件颇为离奇的事,以致我们不敢相信它也会像其他事情一样降临到我们头上。在《重新获得的时光》一书中,普鲁斯特曾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我们在经过三、四十年的分离之后,偶然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时所感到的惊诧之情。他写道:“最初,我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敢认男主人和那些客人。每个人似乎都化了妆,脸上像抹了粉,这么一来,完全变了样……王子似乎也像他的客人一样装扮起来:胡子花白,步履艰难,好像穿着铅底的鞋子。雪白的胡须就像《小拇指》里描绘的树林中结冰的针叶,看上去与他不灵活的嘴极不协调。一旦产生这种情况,他就应该把胡子拔掉。”
后来,普鲁斯特又谈起另一件事。有一次,他碰到他青年时代的一位朋友。他说:“对我来说,他曾经是我的伙伴,我们从小就认识,从那时起,他就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而我却悠闲自得地活着。别人都说,他看上去与他的年龄相符。可是,当我发现他脸上那只有老年人才具有的特征时,我非常惊异。后来,我明白了,他实际上确实是到了垂暮之年。随着年华的流逝,人们也都老态龙钟了。”
是的,只有当我们衡量时间给我们的同龄男女造成的影响时,我们才像是照镜子一样,发现了自己容貌和心灵上的变化。因为,尽管岁月流逝,但在我们的眼睛里,我们仍然停留在童年时代。我们仍然保持着青年人的腼腆和希望。我们从未设想过,在辈分上,那些年轻人是怎么看我们的。有时,一句话就能震动我们。一位年轻的作家称呼我们为“亲爱的老师”,可我们却觉得自己是他的同辈,几乎是和他一样 的年轻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我们听到别人这样议论一位姑娘:“她真是疯了!嫁给了一个五十五岁的白发老头子!”我们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五十五岁,满头白发,然而一颗心并不愿意衰老。
生命的阴影
衰老何时开始?我们一直以为可以逃脱它。思想还是这样活跃,精力依然如此旺盛。我们不妨作几个尝试:“我还能用从前的速度爬上这个我年轻时经常攀登的山坡吗?能!当然,快到山顶时,有点气喘,不过,速度却不减当年。再说,年轻时,也不见得就不气喘吁吁阿!”
从青年到老年,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