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材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材分析 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刘媛媛 一年级下册 用加法意义解决的实际问题。 用减法意义解决的实际问题。 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 1.部总关系,求一个加数的问题 第9页例题,教参上称之为“求一个加数问题”,实际也就是部总关系里求一部分数的问题。虽然与前几个例题(求剩余的一部分)的表现形式不同,此例题两部分间是并列关系,但都是减法意义的实际运用。这类题一年级上册的50页曾经出现过一次(一共6个小朋友植树,男生4人,女生几人?)学生借助减法意义解决此类题,很容易掌握,学习例题、练习过程中要侧重让学生感悟到和与加数的关系。 15页第9题信息比较多,独立做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筛选条件依据:根据问题寻找有关系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已知公鸡只数要求母鸡只数,还需要哪一个条件,帮助学生树立有理有据选择条件的学习态度与思考的习惯。 处理这单元的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在说图意的基础上明确已知条件与问题。34页4、5两题要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思路,也即具体的数量关系式;求剩余和求一个加数加以对比,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 部总关系,求被减数的问题 第49页例题,是在学生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求一个加数的基础上学习用加法求被减数的问题,它实际是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理解的求和问题。教学例题时,①可以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条件和问题。②弄清事理是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题关键。“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树上原来有许多桃子,这些桃子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来的23个,一部分是留在树上的5个。教师可以借助图加强“采下”印象,也可以画简单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出去一部分即“采下的”。③利用还原策略,理解算理。“问题求的是什么?”“原来是指什么时候?”学生能说出:原来就是没采之前,就是23个还长在树上的时候。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强调把采下的还回去,即将采下的一部分与剩下的一部分合起来,同时再次利用图示让学生体会到这就是逆向思考求总数的问题。④学写单位名称,完整答题。从本单元开始,要求学生写出单位名称,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口答训练。 接下去想想做做1-3题都有条件隐藏在图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用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三句话训练仍然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长期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结构的认识,可以培养认真审题、主动分析思考的习惯。另外结合具体的情境说数量关系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途径。 3.部总关系,求减数的问题 55页例题是求减数的实际问题,它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问题,用减法计算。例题情境学生已经相当熟悉,每个数的意义也很明确,教学时注意三点:①分清楚条件问题。②理清楚数量间关系(从总数28里-吃掉的=剩下的6个, 总数28-剩下的6=吃掉的部分数)③正确、完整列式口答,纠正28-22=6的错误。 想想做做的4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减法来解决,使其更全面的理解减法的含义,加深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但这四题中,第一题数量关系相对比较生疏。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先明事理,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买东西付钱时出现的几种情况,(A正好,付的钱就是东西的标价;B找钱,付多了没用完;C付的少买不到。)结合图进一步明确求足球的价钱就是求用去(花掉)的钱。这类题本册书中共出现三次,第二次出现在91页第4题,第三次出现在104页第20题中,所以对买东西中的部总关系数量的训练必须到位。 58页第9题,102页17通过填表的形式,将求剩余的、求被减数的和求减数的实际问题放下一个背景下练习。评讲时加强比较,感悟内在联系。 60页第4题是一个求和的实际问题,但对问题作了变式处理。问题不是直接问:“给他们两个班每人发一个,一共要多少个?”而是问:“给他们两个班每人发一个,够不够?”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读题,启发学生从问题入手,重点弄明白“够不够发,怎样判定?”这儿是孩子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一定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理:人数大于90,说明人多苹果少,就不够发;人数等于90,说明苹果正好够发;人数小于90,说明人少苹果多,就够发。也可以将苹果数量换一换再让学生判断,以加强理解。至于比较式写不写问题,我认为教师要先示范,再指导逐步要求到位,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4.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减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知识基础,生活中两个数量的多少比较是学生学习这类问题的经验基础。通过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同时为以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打下基础。 苏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有《比一比》,下册有《比多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