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教材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一、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1.命题及其关系①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②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 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 本章包括4节,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 1?命题及其关系?????????????????????????????? 约2课时? 1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约1课时? 1 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约2课时? 1 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约2课时? 小? 结?????????????????????????????????????????? 约1课时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①突出实例,淡化形式 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按标准要求了解或理解常用逻辑用语,并学会正确使用逻辑用语,避免形式化的讨论。因为本部分内容不是为逻辑学和数学逻辑奠定基础,而是学习正确的使用逻辑用语来清晰的表达数学内容。 例如,对于一个具体命题,理解它的否定命题的真假并不难。但是,对于一般形式的命题“若p则q”,认识这个命题否定的含义就比较困难,因此不要求形式的讨论这类问题。 ②注重联系,强调数学本质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应以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内容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逻辑用语,加深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数学本质的认识。 例如,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可以勾股定理和直线斜率的刻画为具体实例。 勾股定理反映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是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边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几何中的直角三角形。 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是刻画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利用向量的代数运算来研究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③重视使用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数学内容不断的使用常用逻辑用语,加深对相关数学内容的认识。 例如,在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时,有这样的结果: 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如果每一点的导数都大于零,则该函数为增函数。 由上述结论可以知道“每一点导数大于零”是“函数为增函数”的一个充分条件。所以上述结论可以作为一个判定函数单调性的定理。那么,“每一点导数大于零”是否是“函数为增函数”的必要条件? 以函数y=x3为例。我们知道函数y=x3是增函数,是否能保证“每一点导数大于零”?这是一个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但是,我们知道y=x3在x=0处的导数等于零。这说明“函数为增函数”无法保证“每一点导数大于零”。即“每一点导数大于零”只是“函数为增函数”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如何对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2)某些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 ①命题及其关系的教学 第一、对于“命题以及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教学要从具体实例出发,不要形式化的讨论。 例如:已知命题“若m0,则关于x的方程x2+x-m =0有实数根”,试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第二、这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理解”上,对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教学要求应该参照前面的具体要求与深广度分析中的相关部分。 例如,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 B、 C、 D、 例如,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①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②若,则; ③若,则函数是偶函数; ④若,则.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在讨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首先应该考虑命题是否是真命题。上述例子②中,“若,则”不是真命题,这时,我们需要判断 “若,则” 是不是真命题。由于它是真命题,所以是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不要去形式的讨论“若p则q”这种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②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的教学 第一、对于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教学,也要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它们的含义。 例如: (a):是无理数,:大于1,写出“”,“”,“”的形式,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b)用p:表示实数满足的条件,用q:表示实数满足的另一个条件。“非p”是否等于q? 显然,x=2不满足条件p,也不满足条件q。由于x=2不满足条件p,所以x=2满足条件“非p”。因此,“非p”不等于q。 这个例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