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pdf

2014,VoI.31 田 No.03亿爹与健物Z程 doi:10.3969/j.issn.1672—5425.2014.03.0il 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甘亚1’2.廖洪利1。吴也1,夏春勇1,王武强1 (1.成都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83;2.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药荆科,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一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 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关键词: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225O 中图分类号:TQ 62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4)03—0038一02 熊果酸(ursolieacid,UA)又名乌苏酸、乌索酸,属1.1试剂与仪器 口一香树脂醇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式见图1),其分 熊果酸,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 子式为C。。H。。O。,分子量456.68。主要存在于杜鹃科 为分析纯。 植物熊果、木犀科植物女贞叶、玄参科植物毛泡桐叶、 YRT一3型熔点仪;Varian 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叶、蔷薇科植物枇杷叶和唇 振仪;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GF纵板(2.5 形科植物夏枯草等中。 cm×7.5cm)。 1.2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选择在熊果酸3位羟基上引入乙 酰基和17位羧基上引入正丁基,分别用常规方法及微 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1.2.13—0一乙酰基熊果酸(化合物I)的合成 圈1熊果酸结构式 1)常规方法 Fig.1Thestructureformulaofursolicacid 将0.50g(1.1mm01)熊果酸置于茄形瓶中,加入 30 mL无水吡啶,开动磁力搅拌使熊果酸全部溶解, 研究表明,熊果酸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和保肝 滴加12mL无水乙酸酐,逐渐升温至110℃,反应 等多种药理作用[1]。但是,熊果酸的溶解性能不佳,降 7h,TLC跟踪确定反应终点。待反应液冷却后倾人 低了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因此.熊果酸的结构修 800 饰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针对其3位羟基和17 位羧基的修饰尤为多见【2{]。然而。常规条件下这两个 为5.0~5.5,析出白色沉淀,放置过夜,抽滤,水洗滤 位置的成酯反应耗时长、收率不理想。由于微波合成 饼至中性,烘干得粗品。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一乙酸 具有耗时短、副反应少等优点,为了探索合成熊果酸衍 乙酯(8:1)洗脱,得白色粉末0.41g,收率75%,熔点 282~285℃。 生物的较好方法,作者在此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 法合成3一O一乙酰基熊果酸(化合物I)和熊果酸丁酯 2)微波法 将0.20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