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在金属表面附着规律地研究.pdfVIP

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在金属表面附着规律地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在金属表面附着规律的研究 王伟“’2王佳13攀相波。1徐海波4昊建华4 266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07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001 (3.金属与防护国家重点竞验室, 沈阳11 5) 26607i) (4.中船重工725研究所青岛分部,青岛 摘要结合使J{=|电化学技术和表面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在钝性金属表面 附着规律。数据拟合表明在自然海水中腐蚀电位按指数方式逐渐正移。表面原位观察发现, 钝性金属表面微生物逐渐寄居附着,形成微生物膜。在灭菌海水中,微生物很少附着在表面 上。 关键词:微生物附着,钝性金属 1.前 言 海洋环境中的生物污损和微生物腐蚀会显著减低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浸入海 水儿个小时内材料表面就有微生物附着。微生物膜是其他海洋生物附着和繁殖的“土壤”…。 因此控制生物污损和微生物腐蚀的有效途径就是控制微生物膜的生长。近年来,微生物膜对 金属界面过程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膜覆盖的金属腐蚀过程是涉及物理,化学,电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学众多学科的 复杂过程。微生物膜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一方面影响了金属的电化学状态和腐蚀过程。 J。 反之,金属的电化学状态和腐蚀过程的变化也会影响微生物膜的性质和生长状态H and 金属材料浸入海水后在其表面形成微生物膜的时间尚存在不同看法。MoUica TrevisPl认为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在浸泡约5天后开始正移,即生物膜在这5天中形成。 J。 秋等人认为微生物粘膜在10天左右发育完整p 为了澄消海水环境中微生物在金属表面的附着规律,本文使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金属表面 的微生物膜进行了研究。 2.实验 1、5x 钼钢电极形状分别为: 5x0.2em和02×O.3cm。电极分别用260‘,4004,6004砂纸打 磨后,丙酮除油,蒸馏水洗净后放置干燥器内备用。 1 Mosteel TableElemental composition(m.%)ofhigh 海水介质 试验介质为青岛净化海水。海水的盐度是33.4--35.5‰,溶解氧5—7毫克每升,pH值 7.8--8.1。实验温度为25(2,无菌海水制各方法为净化海水在蒸汽压力灭菌器121士1℃灭菌 2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使用。 微生物显微观察 电极从海水中取出后用无菌海水冲洗3遍后用O.1%的吖啶橙染色3--5分钟,将多余的 一117一 吖啶橙州滤纸吸掉,滴上~滴无自发荧光的油,盖上盖玻片,盖玻片上再滴一滴油,最后用 1000x油镜观察。随机选择十个视野计数,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每个视野内微生物的数量。电 极在实验前不作灭菌处理,因为对不浸入海水的电极按以上步骤观察发现电极表面没有微生 物存在。 filter set,BP490 微生物显微观察装置采用BH--2型Olympus显微镜以及BH2.RFL excitationfilter,EY455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