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学复习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害学复习资料.doc

病害学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细菌、病毒的分离方法: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由于动脉血液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4、血清学方法原理: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是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分子表面的特异的可逆的弱结合力。这些弱结合力只能在极短距离内才能发生效应。 因此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定部位的空间结构必须相互吻合,具有互补性;其次,抗原决定簇与抗体超变区必须紧密接触,才能有足够的结合力,使抗原抗体分子结合在一起。 反应类型: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细胞溶解反应、中和反应、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 5、磺胺药:种类、A.适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基异噁唑(新诺明)、磺胺噻唑 B.适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脒、琥珀酰磺胺噻唑 C.外用的:磺胺嘧啶银(烧伤宁)、甲磺灭脓(SML) 配伍药(磺胺增效剂类):三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敌菌净) 机理:磺胺与对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四氢叶酸合成,影响细菌生长繁殖 6、ELISA(联酶免疫试验)方法种类:直接法、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和抗原竞争法 7、各类病症状:①草鱼出血病:以肌肉出血为主,7~10cm的草鱼;以体表出血为主,13cm 以上鱼种;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在大小草鱼中可见。②赤皮病: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③白皮病:尾柄处发白,体表全部发白。④粘孢子虫病: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胞囊。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叫疯狂病。⑤鱼痘疮病(鲤痘疮病):早期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粘液,后白色斑点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加、扩大和变厚,发生骨软化。⑥小瓜虫病、白点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⑦打粉病:⑧钩介幼虫病:鱼腹面靠近胸鳍基部有1—2个黄豆大小的孔洞。⑨车轮虫病:刺激鳃丝大量分泌粘液,形成一层粘液层。引起鳃上皮增生,妨碍呼吸。 ⑩ 几种重要病的病原:①草鱼出血病:草鱼呼肠孤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②赤皮病:荧光假单胞菌;③白皮病:鱼害粘球菌;④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⑤鱼痘疮病(鲤痘疮病):疱疹病毒(鲤痘病毒);⑥小瓜虫病、白点病:多子小瓜虫;⑦打粉病:⑧钩介幼虫病:钩介幼虫;⑨车轮虫病:车轮虫和小车轮虫;⑩ 9、细菌性败血症:又叫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性疾病、出血病、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症状表现为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 二、填空: 主要作用G+的抗生素:青霉素类 为含内酰胺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获得;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合成。 ① 天然青霉素:为青霉素G(苄青霉素): 优点:杀菌力强,疗效高,价格低; 缺点:抗菌谱窄,易被胃酸和青霉素酶水解破坏 ② 半合成青霉素:由天然青霉素进行结构改造而成,具广谱抗菌特点。 包括: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 2、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有局部变化和全身反应两个方面: ??①局部变化有:?变质性变化:以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 ?? 渗出性变化:以血液的各种成份渗出及白细胞游出为特点 ??增生性变化:以局部实质或间质细胞增生为特征 ?②全身变化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等 3、抗原(antigen, Ag)是指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性质:免疫原性: 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反应原性 : 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反应性。 4、免疫球蛋白:结构是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Y”字型结构分子。重链和轻链均有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重链V区占1/4,从AA的N端开始,具特异性。两条轻链的羧基端(C端)靠二硫键分别与两条重链连接。 分类:分为5种类型—IgG,IgE,血清型;IgA,IgD均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的;IgM是以五个单体分子构成的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以二个单体构成的二聚体。 5、血清学反应:serological reaction 6、半数中毒量(TD50) :使50%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