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公平正义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公平正义论 孙小泉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 【摘要】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特征。公平正义问题不仅是当代学者所关注的事情,中国古代 的思想家孔子也在特定的领域对这些问题作出过解答和建议,探究孔子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利于推 动公平正义思想的研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孔子;公平;正义 孔子的思想里蕴含着深厚的公平正义的思想资源,它是孔子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公平正义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基本规范与准则,渗透在权益资源被分配 的领域里,本文拟从孔子置身的春秋末期出发,以权益分配的内容为切入点,探讨孔子的公平正 义观,以期裨益我们正从事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关于生命保障权的思想 在所有权利中,首要的是生命权。生命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相对于生命权而言, 其他权利,如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均居于从属地位和派生地位。所以研究孔子的 公平正义思想,就不能不谈及孔子的生命保障权。 生命权既然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的权利,那么只要是人,无论贫富贵贱强弱,其 生命权都应该受到保障,即应当“人其人”。春秋时代,最早对人的本质进行阐述的是孔子,《中 庸》记孔子曰:“仁者,人也”。孔子的“仁”学,实际上就是人学。孔子主张要从人的角度去 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权力及其地位。《论语•颜渊》载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又载“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还载孔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论语•学而》里孔子又 进一步倡导“泛爱众。” 本来,孝弟,是来自于家庭的真诚无妄的血亲之爱,当孝弟被推广到“四海”后,孝弟竟 然突破了家庭的血缘亲情,还移情别恋到其他家庭、社团、国家乃至于整个的人类。由对家庭 的爱扩展到对宗族的爱,再由对宗族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华夏民族的爱乃至于整个人类世界。由此 可见,孔子的仁学蕴涵了对人的生命、生存、发展的无限关怀之情。事实确是如此,《论语•乡党》 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虽寥寥数语,却足以令人 感动,虽是一桩小事,却昭显了孔子对人生命的高度重视。 殷周以来,酷烈的兼并战争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生命权。从理想的层面讲,孔子对战争是持 批评态度的,其内心深处充满对战争的排斥情绪。孔子认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统 治者“施于有政”,①而不是靠极端暴力的战争手段。也正因此,《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 孔子对战争的态度,可见一斑。孔子之所以否定和非议战争,根本在于他对于战争危害性、残 酷性有清醒的认识。战争动辄杀人盈城、血流成河,不仅给双方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使下层人 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与孔子宣扬的“仁者,爱人”的思想直接背道而驰。所以当卫灵公 向孔子请教军旅之事时,孔子却装无知:“俎豆之事,则常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②他 对战争的轻蔑态度跃然纸上。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对待战争问题上,孔子虽然执着于自己的道德理想,渴望通过实行 仁政消除战乱,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基于战争频频发生,他又不得 ①陈戌国:《四书校注》,岳麓书社, 2004 年版,第63页。 ②同上,第 137 页 244 不从理性的角度肯定战争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价值,把战争看作仁政理想的不得已的实现手段, 为此,他把战争区分为“圣人之用兵”和“贪者之用兵”。前者是“禁残止暴于天下”的战争,后 者是“刈百姓,危国家”的“贪者之用兵”的战争。①毫无疑问,对“刈百姓,危国家”的“贪者 之用兵”,孔子是坚决反对的,但对禁残止暴的“圣人之用兵”,尽管孔子没有声言上的反对,但 心里还是戚戚然的。之所以如此,黄石公道出了孔子心里的纠结:“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 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克必矣。所以优游恬 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②黄石公尽管也肯定正义战争的合理性和必胜性,但正义战争同样 会“重伤人物”,所以心情亦会郁郁寡欢。孔子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因如此,在“圣人之用兵” 之中,孔子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