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亚湾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pdf
第 26 卷 第 4 期 海 洋 通 报 Vol. 26 ,No.4
2007 年 08 月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Aug. 2007
三亚湾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
1, 2, 3 1, 2 1 1
时翔 ,王汉奎 ,谭烨辉 ,黄良民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1 ;2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海南 三亚 572000 ;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根据三亚湾 2005 年春、夏、秋和冬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 4 个季度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
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经过鉴定共有终生性浮游动物 125 种,阶段性浮游动物 17 种,其中毛颚类幼虫和短尾溞状幼虫是各个
季度都出现的优势种。三亚湾的浮游动物可以分为河口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广布暖水外海类群。全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
95.91 ind·m-3 ,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69.22 mg·m-3 ;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分布是夏 > 秋 > 春 > 冬,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分布是
秋 > 夏> 春 > 冬,总体上一般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冬季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关键词:三亚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丰度;生物量
+
中图分类号:Q145 .2; Q17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32(2007)04-0042-0008
三亚湾位于海南岛最南端 ( 109° 20′ — 109° 30′ E 、18° 11′ — 18° 18′ N ) 。平均水深 15 m ,面积约 120
km2 ,是我国沿岸珊瑚礁发育良好的热带海湾。珊瑚礁区构成热带海洋环境中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海域
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全球海洋过程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1990 年 9 月,国务院批准三亚珊
瑚礁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20 世纪末,黄良民等曾对三亚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2],此后几年,随着近岸
开发旅游活动和当地人口的增长对三亚湾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003 年中国科学院批准中科院南
海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进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 CERN ) ,更加注重了对三亚湾珊瑚礁
和红树林的调查研究。浮游动物是珊瑚虫的主要营养源,它在珊瑚礁生态系营养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所以有必要对湾内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季节变化进行研究 [3] 。本文利用 2005 年三
亚湾 4 个季度月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
4 个季度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
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
化,为保护珊瑚礁及其生物多样性提供
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资料在三亚湾于 2005 年冬季
( 1 月 ) 、春季 ( 4 月 ) 、夏季 ( 8 月 )
和秋季 ( 11 月 ) 的四个航次获得,调
查站位见图 1 。
1.1 浮游动物取样
浮游生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按照
图 1 浮游动物调查站位
《海洋调查规范》 ( GB12763. 6 - 91 ) Fig. 1 Sampling stations for the zooplankton
收稿日期:2006-05-23 ;收修改稿日期:2006-06-2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研究基金、近岸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碳收支及调控机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4-三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pdf
- 1-(4-甲基苄基)哌啶-4-酮-6-氯吡啶-3-甲基肟醚的合成、单晶结构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的测定.pdf
- 1-(5-取代糠基)吲哚啉-2-酮衍生物的合成和初步抗肿瘤活性.pdf
- 10份偃麦草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坪用性研究.pdf
- 177Lu-DOTA-DTPA-Bz-Cys-RGD dimer的制备及正常鼠体内生物分布.pdf
- 17β-雌二醇的危害及其环境行为研究.pdf
- 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pdf
- 1株分离自海水中芘降解菌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pdf
- 2-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pdf
- 2006年夏季渤海湾赤潮重点监控区的赤潮生物.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