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doc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案
系 部: 护理系
任课教师: 卢军霞
教师职称:
授课对象: 13护理
课程学时: 50学时
学年学期: 2013—2014年第二学期
第 1 次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十三、三十五章 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概述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重要地位,明确学习基本观点和目的,掌握本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免疫、微生物、寄生虫的概念和功能2、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的概念和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教学难点:免疫的现代概念。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及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
绪论
一、组织教学
二、从生活知识引入新课:
(一) 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1. 概念: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镜或电镜放大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得见微小生物。
2. 特点: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体积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
3. 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最小,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三无(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复杂,三有(具核膜、核仁、细胞器),如真菌。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1)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作用
(3)构成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2、有害:
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这
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四、医学微生物的概念 (3分钟)
五、微生物学发展简史(6分钟、完成练习:请列出微生物学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几位学者。)
二、讲授新课
一、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免疫 )
(一)概念
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
(二)特点
1天然性 2无特异性 3稳定性 4作用方式单一
(三)结构
屏障结构 吞噬细胞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1、屏障结构
(1)皮肤与粘膜
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
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1)概念:机体内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2)种类:
? 小吞噬细胞 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
? 大吞噬细胞 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吞噬杀菌过程
接触
吞入
杀灭
(4)吞噬后果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提呈抗原
3、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等
二、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获得性免疫)
(一)概念
是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接触后产生的免疫。
(二)特点
1后天性 2特异性 3不稳定性 4作用方式多样
三结构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三、从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阐明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学科地位、学习的目的意义。?
四、寄生现象:强调寄生虫与宿主概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五、寄生虫的生物学:强调寄生虫的生活史及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一般讲述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的营养代谢(自学)。?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讲明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讲述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及免疫逃避。?
六、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讲清楚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不同点及何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
七、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讲明寄生虫病传播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突出寄生虫侵入人体的方式。简述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需阐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依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简述寄生虫病的相应防治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