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19 古诗鉴赏.doc
高中语文总复习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预测角度 考点19 古诗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技巧、特色及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鉴赏诗歌细节和作者情感的表达。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
对比阅读。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1 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技巧、特色及情及景之间的关系。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
(2)古入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考场错解] (1)有考生误认为“花自落…‘鸟空啼”为拟人。(2)只空洞地说出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没有作具体分析,所以不能算全对。
[专家把脉] 对修辞手法的概念模糊不清。在对诗的内容的分析没落实到具体的句子上,显得空洞,实际上有很多考生是心知肚明,却口不能言。
[对症下药] (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景情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都显示了山的静寂,从中更透露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考场错解] (1)答出了“不矛盾”但理由说得不对。(2)有人认为是角度不同。
[专家把脉] 没有从本质上去分析,也没有站在写作特色的高度去评价。如果从语言运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去考虑,就会发现与前句的明显不同之处。
[对症下药] (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考场错解] 有的考生只将诗眼“咽”、“冷”作一些表面的分析,而没有将其升华为意境的高度;而还有一些考生只回答它的意境,没有对诗眼作具体的分析。以上二者均有失偏颇。
[专家把脉] 思考不全面,没有扣紧题干进行回答。
[对症下药]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本题能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不难。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阴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两句将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通感手法),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专题训练6(含解析)5.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专题训练7(含解析)5.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专题训练8(含解析)5.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专题训练9(含解析)5.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品题训练及答案(第一套10).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品题训练及答案(第一套11).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品题训练及答案(第一套12).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品题训练及答案(第一套13).doc
- 2014年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品题训练及答案(第一套14).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 识记现代汉字字形.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0 词曲鉴赏.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1 文言文阅读.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2 社会科学之抒情文阅读.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3 社会科学之说理文阅读.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4 社会科学之叙事文阅读.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5 审题、拟题训练.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6 表达训练.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27 特长训练.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会诊命题预测之3 正确使用实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