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年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2015年3月.doc

2015年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2015年3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年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政 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 2.第1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 4.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75分) 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左右。 A。一 10% B.两20% C.两30%D.一20% 2.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这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林业税 D.农业增值税 3.2006年1月9日至11目,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黄伯云 张立同 B.叶笃正吴 C.张立同 黄伯云 D.吴孟超叶笃正 4.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A.50 B.55 C.60 D.65 5.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 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A.400 航海 B.500 C.600 航海 D.700 海洋 6.在2006年2月23 都灵第20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的决赛中,来自江苏的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雪上项目金牌,也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男子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A.赵宏博 B.王漾 C.杨扬 D.韩晓鹏 7.2006年是“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的交流——“梵典与华章。这是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 A.中俄 B.中法 C.中印 D.中日 8.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 A.享有生存权和劳动权 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权利 D.行使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9.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国务院据此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这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作风领导 10.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掌握行政权力的是 A.君主 B.政府(内阁) C.议会 D.法院 1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 12.胡锦涛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时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 A.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13.因地制宜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看水土、气候等,盲目种植,那么就必然导致失败这说明 ①利用规律必须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 ③任何规律的作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历时两年的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