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 绪论(构造)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构造)1.ppt

周口店牛口峪地质简图 牛口峪水库 周口店地区牛口峪水库远景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主讲:王根厚教授 胡 玲教授 Wgh@cugb.edu.cn Tel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009年2月-6月 序号 讲课 实习 1 第一章 绪论 2-3 第二章 沉积岩基本产状 4-6 实习一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实习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实习三、读不整合地质图 7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8 第四章 地质构造变形分析基础 9 第五章 岩石变形的变性行为 10 第六章 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分析 11 第七 章 赤平投影及应用 实习四 赤平投影及应用 12-13 第八章 褶皱褶皱要素;褶皱分类 14 实习五 读褶皱区地质图并作剖面 15-16 褶皱形成机制及叠加褶皱 构造地质学教学日历 序号 讲课 实习 17 实习六 编制构造等高线图 18 面理、线理 19 节理 20 实习七 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21-23 断层 24 实习八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做剖面 25 实习九 构造模拟实验 26-27 逆冲推覆构造 28 实习十 逆冲推覆构造实习 29-30 伸展构造 实习十一 伸展构造实习 31 走滑构造 构造地质学教学日历 序号 讲课 实习 32 韧性剪切带 33 实习十二 构造手标本实习 34 岩浆岩构造 35 实习十三读岩浆岩区地质图 36-37 实习十四、十五北京西山野外实习 38 实习十六 综合读图 39 实习十七 编制构造纲要图 40 实习18 编写地质综合报告 讲课学时:44学时 实习学时:36学时 构造地质学教学日历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朱志澄等,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籍: 1、徐开礼等,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8 2、《岩石与区域构造地质学》,G. H. Davis,(张樵英等译)地质出版社,1987 3、《构造地质学纲要》,B. E. Hobbs, W. D. Means, P. F. Williams ,(刘和甫 吴正文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年。 4、《岩石的褶皱和断裂作用》,J. G. Ramsay,(单文琅等译),地质出版社,1985年。 5、《地壳变形》,M. Mattuar,(孙坦,张道安译)地质出版社,1984 6、《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7、 《Earth Structure》Ben A.van der Pluijm and Stephen Marshak, , McGraw-Hill, 199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构造地质学特点及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与地学的关系 数 理 化 天 地 生 地球数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地质学 行星学 地质学 生命演替学 地球构造学 解析态科学 自然态科学 社 理 工 地质学(Geology) 研究主要内容 地球物质组成---岩石、矿物学 地球形成、演化-地层古生物学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 岩石、岩层和岩体在构造作用力下形成的 地质构造 地球空间结构---构造地质学 第一节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一门分支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系指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及线理的构造 断层 线理 褶皱 节理 劈理 构造地质学-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内容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 几何学(形态、产状、规模、方位、组合规律) 形成条件(运动学、动力学) 演化规律 从研究范围大小—尺度方面 全球构造:大于108cm 大型或巨型构造:106——108cm 大中型构造: 104——106cm 小型构造: 10-1——104cm 显微构造: 10-4——10-1cm 超显微构造: 小于10-4cm 形成演化:地质年代表? 新生代:新近纪(全新世、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 古近纪(渐新世、始新世、古新世) 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 古生代:晚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 早古生代: 奥陶纪、志留纪、寒武纪 元古代:震旦纪、青白口纪、 蓟县纪、长城纪 古元古代 太古代 2004年意大利国际地质大会修改地质年代表 第二节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研究地壳构造空间上相互关系、时间顺序,探讨地壳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研究全球构造:槽台学说——板块学说——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