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考前复习课件2.ppt
【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2)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3)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形成相应变化。 对点训练3 (2012·江苏南菁中学检测)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业者是为官府服务的,所以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答案为C。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材料中所述的工匠数量、所花费用可知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它的特点是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工匠,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而不进入流通领域,A、D两项正确,C项错误。 古代手工业技术大多为垄断性的,只在发明者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很大的封闭性,B项正确。故选C项。 考点整合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1.历史上发达的手工业区都分布于农业上精耕细作的地带,农业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而且有条件将农业富余人口转化为手工业人口,使手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考点整合 2.中国手工业行业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其发展演变也受到这种条件的限制。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多数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 3.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具有开展家庭手工业生产的需求和条件。家庭手工业始终不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考点整合二 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比较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用途 社会地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皇室贵族的生活用品 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用途 社会地位 私营手工业 唐以前主要是小作坊,明中期出现雇佣工人 个人消费及进入流通领域 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在自然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 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 角度 (1)近两年高考特别注重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查,侧重于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和阐释 (2)对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模式、水利工程、均田制、冶炼、纺织、陶瓷、手工业经营方式等高频考点关注 立意 对本讲高频考点考查的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命题立意侧重于体现“历史演进规律” 高考例析 (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两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的特征,故D项错误;从图片信息看,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修整土地,体现我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 【答案】 B 尝试命题1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四项水利工程修建在黄河流域的是( ) A.都江堰 B.芍陂 C.灵渠 D.郑国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在长江流域,芍陂在淮河流域,灵渠沟通的是湘水和离水,联系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郑国渠在关中平原,属于黄河流域。 尝试命题2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衣 解析:选A。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织技术出现在宋朝时期,只有铁制工具在战国时期大规模出现。 *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经济向____经济发展而来的。 考点串讲分层突破 采集 种植 (2)地域: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 以_________生产为代表。 (3)结构:以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生产工具的进步 (1)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水田稻作 种植业 (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益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省岳阳县高三5月模拟测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省怀化市高三最后冲刺测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省怀化市高三模拟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湖南省永州市高三模拟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仿真模拟卷(word版).doc
- 2015高考化学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最后冲刺测试卷.doc
- 2015高考化学福建省厦门市3月模拟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化学福建省漳州市3月模拟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考前复习课件3.ppt
-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word二轮复习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word二轮复习测试题.doc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word单元测试.doc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考前复习课件1.ppt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考前复习课件2.ppt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word单元测试.doc
- 2015高考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考前复习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