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2015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B 项第一个“以”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 是介词,“把”。A 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因”。C 项两 个“以”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两个“以”均为介词,表时 间,“在”。 答案:B (七)若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词,“如同”、“像”、“相似”。 (2)动词,“比得上”。 (3)代词,“你”、“你们”。 (4)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与例句中的“若”用法、意义 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若”都是动词,“及,比得上”。 A项“若”和“夫”结合成“若夫”,放在段首、句首,表他转。 B项“若”为人称代词,“你的”。D项“若”表假设,相当于 “如果”、“假设”。 答案:C 3.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若①( )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 哉若②( )人之思,若③( )天惊石破,花开铁树, 非若④( )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 鱼之一鳞若⑤( )龙之一爪也。若⑥( )夫常人思 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 抒难抑之情,绝矣。 答案:①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②代词,“这样”、 “这”、“如此”;③动词,“像”、“如”;④代词,“你”; ⑤连词,表选择关系,“或”、“或者”;⑥放在一段或另一 层的开头,表意思他转。 (八)所 1.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_____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场所”、“位置”。 (2)“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 (3)“为……所”,表被动。 (4)表原因。 (5)表手段。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 是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A、B、D三项“所”均为助词,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 答案:C 3.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吾所①( )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②( )钦。以其所 ③( 可见其所④( )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 )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 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⑤( 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⑥( )过之时,前访朱亥, )以教人向上者也。 答案:①“……的原因”;②表被动;③“所”加动词形 成名词性的结构,起定语作用;④“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 组;⑤“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⑥表手段。 (九)为 1.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君家妇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霓为衣兮风为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窃为大王不取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名为鸳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仲卿母所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公为我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慎勿为妇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词,“做”。 (2)动词,“当做”、“作为”。 (3)动词,认为。 (4)动词,“叫做”。 (5)动词,“算作”。 (6)介词,表被动。 (7)介词,“替”、“给”。 (8)介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