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的材料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画的材料美.doc

中国书画的材料美 音美组 李红梅 中国书画所具有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它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就材料本身而言,既是一种物质,也可能是一种美学的元素。因此,对材料的讨论,一方面要照顾到物质性,另一方面则必兼顾美感的要求,两方面的配合,才是艺术的材料。事实上,中国书画所涉及到的材质与物料,主要指的就是“文房四宝”。 “文房”之名起源于南北朝。当时所谓“文房”,是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处。唐宋以后,文房则专指文人的书房。那么,“文房”说的也就是文人的一方天地了。南唐后主李煜,喜好文学,收藏丰富,今见其所藏的书画皆押有“建业文房之颖。北宋雍熙三年,翰林学士苏易简以笔墨纸砚“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阙”,撰《文房四谱》五卷,分笔谱二卷,砚、纸、墨各一卷。各卷分述:叙事、制造、杂说、辞赋诸事,博收约取,内容详赡。故从此有“四谱” 之名。宋初,叶梦得撰《避署录话》谓“世言徽州有文房四宝”,故“文房四谱”又称《文房四宝谱》。 长期以来,浙江湖州(旧为湖州府治)之湖笔,广东肇庆(隋唐时为端州)之端砚,安徽泾县(旧属宣城郡)之宣纸,歙县(旧为徽州府冶)之徽墨,至今仍负盛名。因此,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地抒湖笔、端砚、宣纸、徽墨说成是“四宝”代表 在今天,由于资讯的空前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是个读图时代。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里,人们从不同的符号中去分辨和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对极富中国元素的中国书画而言,“文房四宝”,也就是“笔墨纸砚”,便是它的最显著文化表征。可以说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文化与文明的发展,笔墨纸砚早已从传统的功能性媒介超越出来,成为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的精神象征之一。(确实,如我们所见,它们的实用功能已经有所变化。)我们不妨一起走近这些文化的物质载体,了解它们、触摸它们,看看这些古老的材料是如何以物质的形态来实现它们的美。 先说说笔。毛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秦代蒙恬造笔,其实我国使用毛笔的历史更早。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上,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毛笔,笔杆是竹管,笔头用兔毛包扎在竹管外面,再裹以麻丝,涂上漆汁。笔锋坚挺,可在竹、木简上书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毛笔。据考证,在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陶文上,有好几种图案,如人面纹、游鱼图案等,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绘的。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没有毛笔,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不可能画出匀称流畅的线条和图案了。 画家用笔犹如武士运用武器,一个武士如不识武器性能,就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使用,因此了解笔的性能很重要。毛笔的性能,是由不同的笔毫决定的,一般分为柔(羊毫)、健(狼毫、紫毫)和柔健相兼(兼毫)三种。羊毛制笔出现最晚,大约始于元代。羊毫性柔软,轻、重、收、放较易掌握,适合初学书画使用。由于羊毫蓄水性强,在表现写意渲染时,能达到水墨淋漓的效果。魏晋时代,出现了一种鼠须笔,是用鼬鼠(俗称黄鼠狼)的尾毛做的,后世称为狼毫笔。据说王羲之书写《兰亭序》就是用这种笔。唐代流行紫毫笔,是用老兔颈上棕紫色的枪毛制成,硬而富于弹性,被赠与“鸡距笔”的美名,比喻它象鸡足一样有劲。狼毫、紫毫其性硬健,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在画人物的衣纹,山水的勾、勒、点、擢,以及画兰、竹等多用硬毫,可表现出柔韧而有弹性的特点。用两种毫毛合制的笔称为兼毫。毛笔除性能不同外,因笔毛按长短排列成圆锥状,形成一个尖尖的“锋”。笔锋的不同长短,画出线条或婀娜飘逸、或凝重厚实。毛笔的柔硬区别、笔锋长短为长久的中国书法和绘画带出了美学上的重要功能。 接下来再说墨。传统中国画中的“墨”是现代人比较难了解的一种材料。最初的墨是天然矿物,许慎《说文解字》对墨字的解释,认为是“黑土”的会意字。说明远古时代的墨,确是一种碳素之类的矿物。大约到汉代才有人造墨的发明,“墨”常常被称为“松烟”、“桐烟”。制墨的过程是先燃烧松树或桐油,然后搜集燃烧升起的黑烟,把烟聚焦,再加胶或香料等制成。油烟墨因其光泽较好,适宜画中国画。只有着色的画有时才用松烟墨。中国画用墨非常讲究,选墨要看墨色,发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再次之,呈灰白色的劣墨不能用。唐代人提出了“墨分五色”的说法,说明“墨”并不是只看成一种黑色,而是把它看成能够独立完成绘画的、具有丰富变化的物质。 笔墨的运用和表现,纸是载体。唐宋时代的画大多是画在绢上,元代以后才大量用纸作画。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和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宣纸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