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年高考地理强化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ppt

【人教版】2012年高考地理强化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年高考地理强化复习课件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ppt

1.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 太阳辐射量由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共同决定,其影 响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受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海拔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2.正确分析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越少。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①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②特例分析: a.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考情分析] 本专题多是基础性考点,特别是地图的相关内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要和其他专题的考点相结合,如地方时计算、区域定位等。地球宇宙环境、太阳活动等在几年来的高考中出现较少,但是随着我国太空探索的进行,以此为命题背景出现相关考点的频率会增加。在复习备考中,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如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的分析、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的判读等),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1.(2011·北京朝阳模拟)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 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1)~(3)题。 (1)P岛 (  ) A.位于中纬度    B.位于北寒带 C.地跨东西半球 D.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2)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60°纬线周长约等 于赤道的一半) (  ) A.700km B.550km C.1 100km D.850km (3)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 因素分别是 (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盛行风、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洋流、地形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上区域定位和距离的计算问题,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名师精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区域定位:宏观上是欧洲西部和大西洋沿岸一带;微观上是具体地点的位置,如冰岛、MN两地的纬度位置。第(1)题,P岛位于60°N和北极圈之间,20°W经线穿过。结合各地理现象的划分标准,可知P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地跨东西两半球、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第(2)题,M、N两点都在60°N纬线上,两地相差10°左右,实地距离约为111×10°×1/2=550千米。第(3)题,甲位于欧洲大陆西海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乙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向南凸,表明与同纬度相比,气温比同纬度偏低,是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影响。 [易错分析] 解答本题容易失误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空间定位能力不够,不能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确定P岛的位置;未能正确利用60°N纬线长度与赤道长度的相关性关系;对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因素掌握不牢固。 [答案] (1)C (2)B (3)D 2.(2011·大庆模拟)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能源 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中太阳能的广泛开发利用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请结合太阳能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回答(1)~(2)题。 (1)太阳能中的可见光 (  ) A.由核裂变而来 B.由核聚变而来 C.来自色球层 D.来自日冕层 (2)我国下列地形区中,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 A.气候相对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B.海拔相对较低的四川盆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