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6.doc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李清照 (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整体感知 成长心灵
1、《醉花阴》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他的主旨是什么?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2、在理解字句的基础上读词,概括《声声慢》写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
时间:“雁过”,秋天南飞。“晚来风急”,傍晚。
地点:“最难将息”,“守着窗儿”,家中。
环境:秋天的傍晚,天气忽冷忽暖,秋风萧萧,北雁南飞,黄花满地,梧桐滴雨,满目冷清凄凉景象。
事件:找动词。寻觅,难将息,淡酒,见雁过,看黄花,独守寒窗,听梧桐滴雨。
情绪:凄凄惨惨戚戚,伤心,孤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问题导学超越自我
1.定下《声声慢》基调的句子是哪句?本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基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主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请问作者在《声声慢》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绪呢?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用这些意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任选其一分析即可)
“淡酒/急风”: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黄花”: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凄凉的心境与凋零的黄花融为一体,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细雨”: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
【合作探究·分析理解】
1.《醉花阴》与《声声慢》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这两首词一首写于前期,一首是晚年之作。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生活处境的变化,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写愁,但在早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而晚年所抒发的则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两首词在意境方面也是不同的。《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3.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4.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5.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7.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8.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教案3.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第2课时)导学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3.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5.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宇宙的边疆》学案2.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7.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8.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2.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3.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导学案5.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1.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2.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教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第一课时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