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华蓥山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析.pdfVIP

重庆华蓥山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龙华蓥山地区晚二叠世龙潭组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 朱长生1,李大华1,曾建光1,邵龙义2, 向晓军1,高彩霞2,李长林1 (1.重庆她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100083) 近海型含煤岩系中厚煤层的聚集机理及分布规律是我国南方晚古生代煤田预测的关键,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平衡关系理论被用来解释在一个 可容空间周期内泥炭/煤的厚度变化特征,对近海型陆源碎屑含煤岩系煤层的研究表明,以 冲积相和三角洲相为主的厚煤层常常与最大海泛面相关,因为在最大海泛面附近,快速的可 容空间产生速率与快速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容易形成巨厚煤层。但是近年来,人们对以海 相碳酸盐岩煤系的研究发现:在快速沉降的背景下,一些很厚的和广泛分布的煤层也可出现 于海侵面。因此,厚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模式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重庆华蓥山地区地处扬子陆块西段。晚二叠世龙潭期该区处于海陆交互相的过渡沉积环 境,是重庆市重要的成煤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该地区开展了许多 基础地质研究,提出该区含煤岩系形成于三角洲及障壁.泻湖沉积体系,但是对于该区厚煤 层的形成机理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层序地层学的出现为研究区域性展布的厚煤层的成因提供 了新的思路,本文即以重庆华蓥山富煤带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为例,进行含煤岩系层序 地层分析,探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模式及聚煤规律。 1地质背景 重庆华蓥山地区晚二叠世古沉积环境主要表现为海陆过渡沉积区的海湾(泻湖)潮坪环 境及浅海沉积区的碳酸盐台地,底部可见风化残积层。区内的含煤岩系晚二叠世龙潭组为一 套砂岩、泥质岩夹薄层石灰岩,含煤ll层,自下而上编号为Kl~K1l。其中K2、K5、&、 k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厚度变化为0.53~4.32m,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其中氐煤 层层位对应于川南晚二叠世聚煤盆地C】6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为中灰高热值焦煤。 根据岩性及含煤情况可将龙潭组划分为五段:第五段:厚15.21m,以深灰色泥岩、粉 砂质泥岩为主,中部夹中厚层状灰岩,产腕足类、瓣鳃类、植物类:第四段:厚12.14m, 深灰色灰岩、硅质灰岩夹深灰色泥岩,含动物化石,产蜒、腕足类、瓣鳃类;第三段:厚 53.68m,由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和煤组成,含K5.Klo煤层。产 腕足类、瓣鳃类、植物类化石;第二段:厚13.17m,棕灰、灰黑色硅质石灰岩及含硅质石 灰岩,含较多沿层面分布的燧石结核,产蜒、腕足类、三叶虫、瓣鳃类、鹦鹉螺等海生动物 化石;第一段:厚30-46m,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细.中粒砂岩,夹薄层硅 质灰岩,含菱铁矿和菱铁矿结核。含k、K3、K2、K-煤层,底部为高岭石粘土岩。产腕足 类、瓣鳃类、植物类化石。含煤地层的下伏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者为假整合接触关 基金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200650054)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朱长生,地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幽地质勘查与科研工作,Bmail;chshz163.corn 718 系;上覆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是一套台地相巨厚层灰岩,二者之间为整合接触。 2层序地层划分 根据龙潭组岩性组成与沉积环境变化,可将重庆华蓥山地区上二叠统划分为三个层序: 层序卜从茅口组顶部到龙潭组第三段k煤层顶界面,该层序是在研究区经受长期风化 剥蚀之后发生新一轮的海侵而形成的,包含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代表了 一个层序从海侵开始到最大海侵面后海退的发展过程。上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末期由于发生东 吴运动结束了海相环境上升成陆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和淋滤残积作用,形成了广 阔的残积平原,代表了当时的古土壤沉积和低位期沉积。其上覆地层为海水侵入后形成的海 湾相泥岩、粉砂质泥岩,代表了初始海侵面。尔后海水大规模侵入本区,形成含菱铁质、硅 质岩的泥质岩海湾沉积。同时由于华蓥山隆起的抬升,使得区内的覆水变浅,受潮汐作用控 制的砂泥质潮坪沉积环境发育,形成了全区稳定分布的K2煤层。高位体系域位于瞄煤层项 界至磁煤层的层段,瞄煤层上覆地层为龙潭组第二段的中厚层富含海生动物化石的大铁板 灰岩,代表最大海侵位置。在高水位体系域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