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教案.doc

说“木叶” 林庚 教学目的: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精髓。 教学难点: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体读法。 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 A ) A.陆厥(jue) 招徕(lai) 橘颂(ju) B.寒砧(zhen) 涔阳(qin) 锭药(ding) C.窸窣(cui) 曙光(shu) 号咷(tao) D. 亭皋(gao)竹筌(quan) 干燥(cao)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炊烟袅袅 北风萧萧 风度翩翩 冉冉升起 文意绵密 情意缠绵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理清全文内容,归纳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 “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朗读这三首诗词。 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 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后记: 1 第 2 页 共 2页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