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目标导学.doc
9 赤壁赋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1.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将情、景、理交融在一起的?请以第三段为例加以分析。
3.本文在语言上取譬成喻,句式错落有致,用韵疏密相间。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这一特点。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思维激活:分析写景的特点及对抒情、议论的作用。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思维激活:洞箫凄切婉转,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写箫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思维激活:考虑作者大肆蓄势对下文的基本作用。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自主探究
苏轼在文中表达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的观点,看上去是洒脱旷达的,但也有人认为他是消极的。那么,结合全文,你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
思维激活:无论是洒脱旷达还是消极悲观都应该结合背景分析原因。
文法导析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寓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作者为抒情写景,为议论而写事,结构严谨、中心明确。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采用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既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顿挫,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错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句式错落有致,用韵疏密相间
作为一篇文赋,本文在句式和用韵方面是很典型的。就句式而言,全文既有不少散句,又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对偶句,有整有散,起落有致。在散句之中,穿插了一些似对实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颇有韵味悠长之感。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有些句子,则似整而实散,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散句与偶句交互使用,舒卷自如。这样处理,声调显得和谐优美,而终归于散文那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苏轼在我们日常的作文中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试以苏轼为素材,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冷,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面对挫折,是一蹶不振还是坚强面对?苏轼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他寄情山水,从苦闷中解脱了出来。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2)曹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他乐观向上的心。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消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我建议你去苏堤。
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的漫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3.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5.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导学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1课时)导学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教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3课时)导学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第3课时)教案.doc
- 2014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说课稿.doc
- 2014年 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各单元重点短语.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1《二次函数》word学案.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1.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2.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3.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4.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5.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6.doc
- 2014年 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word学案7.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