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 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编写组.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 (废水部分).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83
6 王建龙.生物固定化技术与水污染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 昊立波,主建龙.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环境科学,1999,20;100
8 昊立波,王建龙.自固定化高效菌种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中国给水排水,1999,25;16
9 RainaM,Maier,IanL,Pepper等编著.环境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马放,任楠琪主编.水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影响苏云金杆菌对摇蚊幼虫生物测定因素的研究
杨基先,孙雪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摘要:研究了苏云金芽抱杆菌以色列亚种对摇蚊幼虫的生物测定方法,并确定了影响生物测定的主要因素为:试验用
虫为三龄幼虫,感染时间24h,温度261C,pH值为7,试验过程中不投加饲料。
关位询:苏云金芽抱杆菌;摇蚊幼虫,半致死浓度;生物测定
引言
摇蚊幼虫是对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 (Chironomidae)幼虫的总称 〔〕‘。其幼虫俗称 “红虫”,容易在供水
系统中攀生繁殖,并进人自来水管网到达用户端,影响出水水质和用户感观,:[〕“。此种情况在我国南方地区
某些城市较为常见。鉴于苏云金芽抱杆菌以色列亚种 (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对
双翅目蚊幼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尝试用Bti防治供水系统中摇蚊幼虫污染。为了得到Bti对摇蚊幼虫毒
力的稳定测定结果,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苏云金芽抱杆菌以色列亚种粉剂。
1.2 供试昆虫
摇蚊幼虫,最初由野外采集取得,在本实验室培养,形成世代循环后,用于试验。
1.3 养虫条件
温度26 280C,湿度85%以上,采用16h光照、8h黑暗交替进行,每天喂食一次[5],采用饲养池流水
培养,水流速度100m1/min,水深8^-10cm.
1.4 菌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粉剂l0mg,用100m1无菌水配成浓度为。.lg/L的母液。取不同量的母液,加无菌水配成浓度
为:0.lmg/L,0.3mg/L,0.5mg/L,lmg/L,2mg/L的菌悬液。
1.5 感染方式
配好的菌液100m1盛在三角瓶中,用胶头滴管加人体长约。.8-1.2mm健康活泼的幼虫,每瓶30条,
设空白组对照。如无说明以下各试验中菌悬液浓度和每瓶所加幼虫条数不变。
1.6 死亡的判断
以解剖针触碰不动者为死亡。
1.7 半致死浓度 (LC,,)的计算方式
将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为纵坐标轴,将药剂浓度取对数为横坐标轴,用计算机拟合出一条曲线,通过曲
线的回归方程,即可以求出死亡率在50%时的药剂浓度,即LC50,并计算LC5。的9500置信限[c]
月月9
2 影响生物测定的因素
2.1 水质
选择了水厂的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和自制的无菌水,分别用这五种水配成浓度为。.5mg/1.,
lmg/L,2mg/L的菌悬液对幼虫进行实验。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的水质指标见表 1,试验结果如
图 1。
表 1 水质指标
指 标 原水 沉后水 滤后水 出厂水
余抓/(mg/L) 0 0.4- 1.0 0.5-v1.5 1.0- 1.5
浊度/NTU 5^-15 1- 8 0.3 0.3
pH值 6.5- 8.0
由图1可见,可见在三种不同浓度的菌液中,幼虫的死亡率随着菌液浓度的降低而下降。在菌液浓度相
同的情况下,幼虫在无菌水中的死亡率最高,在原水、沉后水、滤后水、出厂水中的死亡率依次降低。在原
水和沉后水中幼虫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