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儒学认识今人精神历史来由(论衡学苑)
张岂之《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9日 ? 16 版)
				  习近平同志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和对今人精神的深刻影响。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主要代表
  中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有一个重要特色:保留了氏族血缘传统。它反映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理念。
  公元前11世纪,在中国的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人灭掉殷商,建立周朝。周人提出“德”和“孝”的伦理观,作为当时礼、乐文明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鲁国为中心出现了私学学派——儒家和墨家。儒家开创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而这一时期出现的道家是兼采儒墨又批评儒墨,春秋末期的老子是道家最早的代表。
  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土地兼并和劳动力争夺相当激烈。在这样的社会变动中,一个叫“士”的阶层活跃起来。他们中有些人是从贵族中分化出来,有些人则出身于平民。“士”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学术活动。他们受到各诸侯国执政者的重视。这样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
  最早用“家”来称呼一个学派学说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史记·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一书对孔子进行了高度评价,称他为“至圣”。司马迁笔下的孔子是一位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圣者”,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史证明这个论断准确无误。
  东汉时期的文献整理大家刘向、刘歆父子以及史学家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学派有十家,除司马谈所讲的六家外,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至于在街头巷尾说故事的“小说家”是否够格称为“家”,则有疑义。此外,还有兵家、医家。号称“百家”,是形容学派之多。这些学派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儒家则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历了200多年才定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国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秦王朝十几年就亡掉了。接着建立的西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齐鲁文化等也逐渐汇合。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需要主流思想文化。此时,研究《春秋》的公羊学派经学大师董仲舒三次向汉武帝上书,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建元五年,即公元前136年,朝廷开设五经博士。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儒学成为当时教育文化的大事。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些专门传授儒家经典的名师。《后汉书·儒林列传下》记载:有些经学大师授徒讲学,听者往往多至万人。由此可见,研究儒家经典在当时已蔚然成风。
  在汉代,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和理解上有所谓古文、今文之争,还受到所谓“谶纬”的影响。所谓“谶”,是以诡语托为天命的预言,有时附有图录,故又称为图谶。纬,是与经相对而得名,托名孔子(实际上与孔子无关),也是以诡语解经。
  由于对儒家经典存在各种不同理解,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在京师洛阳白虎观举行了一次讨论儒学经义的会议,制定朝廷对经书的统一解释,史称白虎观会议,由汉章帝亲自裁决。会后史学家班固整理成书,即《白虎通》,也称《白虎通义》,它将儒学经义解说统一起来,以“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三纲”实际上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孔子没有这样说过)作为核心理念。此时距离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已有200多年。可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的经学,它为尊卑贵贱分野的封建社会政治关系找到一些平衡点。封建皇权统治以“三纲五常”为准绳,而民间亦以此作为维系社会关系包括宗法关系、人际关系等等的价值准则。历代的官方版刻经籍、社会启蒙读本以及民间乡约村规、家训、家谱,都以“三纲五常”为准则,这使儒学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宣传儒学,需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纲”是不可取的。
  “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因儒学经书章句注疏不同,命孔颖达等人撰《五经正义》,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全国。至唐代中期,《五经正义》影响逐渐减弱,主要不是此书的立论,而是由于时势造成,此时的统治阶层热衷于佛教和道教。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第二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单元重点 Unit 5【速记清单】.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docx
-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和试运转要求.doc VIP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 基于javaweb的旅游文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论文.docx VIP
- 专题01 至爱亲情-2025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热门主题预测与答题技巧指导(解析版).docx VIP
- 79博客-目录书签跳转版.pdf VIP
- CSC-326T5-FA-G [V1.01] [4810] 装置使用说明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