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中国 董豫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师与中国 董豫赣    我曾在北京两所高校就“你们最喜爱的现代建筑大师是谁?”为卷,两校建筑系的学生除一张纸上写着柯布西耶的名字外,其余的一律是赖特或贝聿铭。       赖特确是本世纪最具天才及个性的大师。活了九十二岁的赖特拥有七十二年的建筑生涯,几十种著作及论文集,四百余件建成作品,使他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他为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近百年世界名建筑中排列首位,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       赖特早期建筑受过日本建筑的影响,在其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中曾引用过老子的一句话:“当其无,有室之用。”这两件事实使得赖特一举赢得具有强烈民族自尊或自卑的两类中国建筑师的青睬。自尊者获得间接的印证,自卑者得以强心。       赖特受日本建筑影响是个事实,而影响他的那种日本建筑又受过中华文明的影响也是件史实。但我们因此爱屋及乌地偏爱赖特就易于转变成非建筑的关注而成了自恋。我们似乎忘记了另一项事实:赖特的引用老子全然是在他的有机建筑及理论业已初成之后,老于的话只是恰逢其时地成了他的解说词而已。但我们自此把老子当成赖特辉煌的秘诀,一时间老子的那句话成了国内各种杂志里像样或不像样的文章、相干或不相干的必引语录。       可惜赖特读的老子那本小册子是从日本捎去的,赖特本人曾多次到日本做建筑并身传了一大批日本现代主义弟子。       但赖特却没有专程来过与日本一水之隔的老子的故乡。       汪坦先生大概是赖特唯一的中国弟子。这位梁思成先生在清华的继任者是我所见的最渊博也最敏锐的学者。作为音乐家马思驹的夫君,汪先生具有极高的音乐素养。无论是机遇或是潜质,他原可以承传赖特的衣钵成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大师的。但汪先生的兴趣似乎更在于中国的近代建筑以及建筑理论的研究上,并在这两方面都成为中国的鼻祖。历史难于两全地错失了中国现代大师的机缘。       倘若说赖特是建筑界的酋长的话,柯布西耶就是建筑史上残存于个人时代里最后的英雄。       柯布西耶正是拉斯金及瓦格纳描述过的那种最佳建筑师人选——作为建筑师同时应是画家或雕刻家。而他竟有着米开朗基罗同样的票赋,身肩三种才华。他以让那亥的名字与奥赞芳一道开创了绘画史上的“纯粹主义”,他利用建筑物巨大的场地所展开的杰出雕塑群是所有雕刻家都羡慕莫名的。或许他在雕刻或绘画史上的地位尚不及米开朗基罗,但作为建筑师本职,无论是埃及金宇塔的设计者伊普荷大姆,抑或是雅典卫城的缔造者费地亚斯,甚至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工程主持人米开朗基罗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柯布并不是以单体建筑而享誉的,尽管他一生中建成大量绝不逊于赖特的辉煌的单体建筑。使他更为辉煌并前无古人之处在于他以一己之力把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乃至规划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及广度,使得与他同时代的人难以不受他的影响。       与赖特齐名的大师中的贵族密斯称柯布为巨匠.爱国斯坦曾写信盛赞他的建筑;毕加索也不无羡慕地认为柯布的建筑轻而易举地获得他画布上难以获得的空间力度;最为狂妄的达利又以谩骂的方式在他墓前寄表其古怪的忌妒。       一直到现在,通往柯布的大路、小路、乃至岔路上依旧衍生着一代代现代建筑大师。他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弟子遍及大半个世界,单在日本就有前川国男、丹下健三等世界级的大师。当今在国际建筑界如日中天的安藤与柯布从未谋面,这位拳击手出身的自学成材的大师以柯布的未名弟子自居,在他的工作室里接着大幅的柯布肖像,甚至他的一只宠犬就取名为柯布西耶。       在中国,柯布直接的间接的甚至自觉的弟子似乎都没有。一九八六年计划出版的第一套外国著名建筑师丛书的十二册预告中柯布排列前位,到今天连次一级的大师贝聿铭专辑也早已问世了,出版的十一册中偏偏漏了柯布西耶。       我们本不该漠视他的。       柯布早年对空想社会主义抱有极大热情,年轻时对法国某地的集体共餐——这种我们不堪回首的大锅饭——的实地参观成了他一生中最美的回忆,并成了四十年后他的名作马赛公寓的初衷。因为与社会主义大国前苏联的频繁接触,柯布被认为是共产分子。       在亚洲,他几乎沿着老子的故乡绕了一圈,却也不曾到社会主义中国来。       一九四七年梁思成先生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时,曾遇到过柯布。照片上四十六岁的梁先生面带微笑与巴西首府的规划及设计者尼迈耶并坐在主席台当中,六十岁的柯布瘦削的身影立在梁的左侧漠视前方。       梁先生出身于大家,在现代建筑运动正如火如荣地展开时,曾分别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哈佛研究生院。隔了十年,同样出身大家的贝聿铭同样在这两所学校读过书。不同的是梁先生学成后回了国,创办了东北大学及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