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冷库安情况的报告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省冷库安全情况的报告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冷藏库是低温储藏食品的适宜场所,是肉类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冷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规范冷库管理,保证冷冻食品安全,防患于未然,是制冷行业业内人士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冷库危情频发,仅最近6年中,冷库发主严重损伤事故几十起,冷库火灾近20多起。? 冷库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制冷设备——压力容器,压力容器的操作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二是来自制冷剂氨,由于氨的热力性能普遍优于其他制冷剂,我省大部分冷库都使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的低沸点化学品,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属于4级轻度危害的有毒物质,当空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达到16%--25%时,遇明火即可引起爆炸。这就决定了冷库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冷库本身具有的不安全因素是潜在的、不易察觉的,但造成的危害又是非常之大的。 一、我省冷库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们掌握的具体数据为冷库263座,库容量480,555万吨, 还有许多冷库无法调查,据估算我省共有冷库近600座,总库容量近70万吨,其建设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第二阶段是70-80年代,主要建设在生猪主产县(市)。第三阶段是90年代至2000年以后,其中包括坐落于乡镇及农村库存容量在50吨以下的小型冷库。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冷库不仅在数量、容量上得到了较快发展,其经营方式也由单一的储备型向加工型产业化方向过渡,大中城市的冷库已全部向市场开放,各县(市)冷库也在开展代贮经营的同时,积极开展生产加工业务,初步形成肉类加工、速冻菜、速冻方便食品、速冻黏玉米、冷饮制品、山野果等生产格局。 二、冷库在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 1、库体年久失修、设备陈旧老化 冷库的使用寿命一般建筑结构主体为50年,机器设备15年,达到寿命期但经检验合格运行良好的可延期使用至20年。目前我省运营的大部分冷库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已连续使用了20多年,机器设备多数超过了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使用年限。调查结果表明,省内大多数库体年久失修,机器设备老化,多数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维护和技术改造,还有些冷库建设于50年代,冷库墙体、楼板已出现严重裂缝,仍在带病运营,机器设备多数超过了国家劳动部门限定的使用年限。这些冷库一旦遇到轻微的地震或其它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2、设施不完善,无法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由于大部分冷库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电器自动保护手段落后,绝大多数冷库都没有安装像UQK-40液位控制器、紧急泄氨器、过压过电流保护装置等应备的安全装置。后期建造的冷库则照搬照套早期的设计,致使事故预警应对措施严重缺乏。只是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系统监控,事故隐患极大。冷库使用氨做为制冷剂,而氨极易溶于水,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在冷库重点部位都应该安装自动喷淋装置,以便在发生泄氨事故时,自动喷淋水降低氨的浓度。而我省冷库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些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泄氨事故,即不能自动喷淋水降低氨的浓度又不能自动停电减少明火,极易引发恶性事故。 3、操作人员素质低下 ,难以保证科学管理和操作 一方面,在冷库管理者中,很大一部分人没有专业知识,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国营冷库整体租赁给个人管理的,还有些冷库效益不好,单位领导频繁更换,至使冷库管理混乱,工作出现违章现象。由于他们大多数没有从事过冷库管理工作,难以实施科学的管理,维修和养护。有的经营者重经营,轻管理,加重了对冷库的损害。 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对冷库造成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很多冷库的制冷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一些操作人员不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基本知识及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甚至出现过因防护器具误操作而导致人员窒息死亡的事故。近些年,由于操作管理方面的失误,冷库发生事故比较多。 据报道,2004年5月5日11时许,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陈砦村陈砦冷藏贸易有限公司30号库房内存放蒜苔的货架突然倒塌,致使正在货架间作业的34名民工被困,经抢救,有19人生还,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77.5万元??。这次事故虽然不是冷库制冷系统的操作事故,但是,陈砦冷藏贸易有限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对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6年5月20日佳木斯多多集团冷库跑氨,由于氧气呼吸器长时间放置且无人检查,致使一名制冷操作工在抢险过程中窒息死亡,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2007年5月4日,安徽省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号氨罐进口管的截止阀突然破裂,致使液氨泄漏,造成33人住院治疗,经事故初步鉴定为阀门制造选用的材料、压力等级的确定和阀体的壁厚均不符合要求。 三、安全防范应对措施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