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浊漳源头闪亮的明珠——精卫湖
一、景区概况
精卫湖是申村水库的代名词。申村水库位于浊漳河南源、发鸠山东麓、长子县城西7.5公里处。发鸠山是上党名山,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流传千古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申村水库因此而名曰精卫湖。
精卫湖是海河流域浊漳河南源干流最上游的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是长治市11座大中型水库中较大的一个中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至浊漳源头(发鸠山东麓)约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3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30万立米。水库总库容3248.3万立米,正常水位(950米)水域面积4500余亩,枢纽工程占地200余亩。
精卫湖景区依托申村水库枢纽工程进行规划和开发,规划范围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区域、水库水域滩涂、沿水域岸线外沿50米——100米环湖观光带,景区总面积4.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滩涂2.87平方公里)。
精卫湖景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风强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全年日照充足,日照时数达2556.5小时,年总积温3842.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9.5摄氏度,平均无霜期164天,年均降水量616.9毫米。
精卫湖景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海经载:远古之精卫“不以己为小,不以海为大,衔西山之微木誓填东海”,这种精神千古传颂,发鸠山因此而成为闻名上党乃至海内外的神山,精卫湖也就成了孕育千百万精卫故里人的神水,神山神水,山水相偎,现代文明与远古文化的结合,烘托出一片湖光山色,造就了一处美丽的风景,有长子西湖、丹地洞庭之美誉。
二、景区发展概况及及成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申村水库管理局从4条小型游船起步迈开了景区开发的步伐。在之后的10多年间,管理局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为努力推进景区开发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不断提升和优化景区环境。从2000年以来,县政府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维修改造了具有文化景观特色的两座吊桥和一座水泥桥,进行了景区标志性建筑——水库落成纪念塔的翻修扩建,先后三次实施了大规模的景区绿色景观建设工程;二是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景区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尤其是在2010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部在确保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质量、工程使用功能等符合批准的设计要求和水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力使工程建设与景区开发结合起来,充分达到了整个工程与景区优美的自然景观相和谐的效果;三是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宣传精卫湖、提升精卫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年来有不少有投资意向的大老板深入景区进行考察,远至新加坡、香港,近至本省本市。至目前虽然因多种原因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形成了广泛的舆论,精卫湖名扬海内外;四是在景区基本定位和开发思路逐渐形成过程中,根据编制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有关规定和办法,结合《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和《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以及精卫湖景区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现状条件完成了项目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各类景观资源进行了基本整合:
1、赋予景区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用文化这条主线将各类景观资源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传媒的广泛宣传、以及绘声绘色的现场解说等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形成一种固有的文化概念,使人们一提到精卫湖就想到尧天舜日,到精卫湖不仅仅是玩水、赏景、休闲度假,更是感受文化的深远、品味历史悠长。
2、在景区规划上立足于“赏自然生态、探水韵奥秘、品历史悠长、享天人和谐”之理念,以“玩水赏景、休闲养生、观光度假”这样的定位对各类景观资源进行概念性的整合,充分体现“山水漳源、文化漳源”这样一个景区形象主题。
3、以景区内部有形的水路和陆路交通为纽带将各景观(点)进行科学的组织和链接,形成合理的游线。目前,水路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游船(艇)可通向各景观(点);枢纽工程区域的陆路交通网络已建立起来,溢洪道、主坝副坝、北吊桥、东吊桥等各景点已形成环线链接。现正考虑沿湖景观大道的开发。
目前,景区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林草覆盖率达到95%;观光休闲的景区(点)有纪念塔、吊桥、湖心岛、主副坝、溢洪道、小南石湾、石哲老渡口、张家湾等10余处;娱乐设施有水上游船、水上快艇、垂钓、游泳等项目;景区的服务设施现已达到接待中小型会议的规模。
近年来,景区年平均接待游人7万人次左右。由于目前尚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门票收入体系,实际收入仅限于经营垂钓、游船等项目和小商品的个体经营者,收入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预计年平均在300万元左右。
景区的区位条件很好,距长治市20公里,距晋城市99公里,在太原和郑州的中间,距两城市200公里左右;皇城相府、云台山、太行水乡、八路军纪念馆、黄崖洞等著名景区均在1到2个小时车程以内;长晋高速距景区仅有20分钟的车程;长子县“三山两寺一水一城”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精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