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刘洪涛.pptVIP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刘洪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研究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引言:歌德论世界文学 德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马丁·魏兰(Christoph Martin Wieland)在1810年第一个使用“世界文学”术语。 1793年,德国启蒙运动的理论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赫尔德提出建立“包罗万象的全世界的文学史”的设想。 歌德在1827-1830年,多次论及世界文学,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术语以丰富的意义。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那些读者会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杂志,将会最有效地为促进众望所归的世界文学作出贡献。我们想只重复这么一点:这并不是说,各个民族应该思想一致;而是说,各个民族应当互相了解,彼此理解,即使不能相互喜欢也至少能彼此容忍。” “当然,世界文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灵活而又奇妙的。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谨言慎行,高瞻远瞩的法国人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他们已经一种充满自信的预感,他们的文学将在更高的意义上对欧洲产生像在18世纪上半叶产生过的那种影响。” “现在一种世界文学已经开始,在这一时刻,如果仔细观察,德国人失去的最多,他们将会认真思考这一警告。” 歌德论世界文学的三个要点:其一,世界文学是一个对话和流通的平台,各民族文学可以通过进入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二,世界文学是一个合乎世界主义的理想,能够推动各民族文学逐渐打破孤立割裂状态,影响融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三,世界文学是彰显民族文学价值的场所。 一、重新定义世界文学 21世纪对世界文学理论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他在《什么是世界文学?》(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2003)中给世界文学所下的定义: 1、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椭圆性折射 (elliptical refraction) /middle/557d2546gb57673e19c90690 2、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受益的作品。 3、世界文学并非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是一种跨越时空与不同世界交流的一种模式。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写于2010年的《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达姆罗什2006年的《后经典、超经典时代的世界文学》:提出经典的三层次说:超经典(hy-percanon)、反经典(countercanon)和影子经典(shadow canon)。 二、重绘世界文学地图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的《文学的世界共和国》(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受到启发,认为存在一个扩展到世界规模的文学实体,即世界文学空间,它不是全球各个民族国家文学的总和,而是一个通过文学生产和流通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巨大结构。这个世界文学空间有三个重要特征。 弗朗哥·莫莱蒂(Franco Moretti)的《世界文学猜想》(2000)把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看成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体系,这个体系有中心,有边缘,其权力关系是不平等的。文学的进化发展总是从中心向边缘运动,是一个不断扩散的过程。“树”和“波浪”的比喻。 三、世界文学与东方主义 阿米尔·穆夫提(Amir R. Mufti)的《东方主义与世界文学机制》(2010))探讨了东方主义在建构世界文学机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四、世界文学体系与中国文学 1985年,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90年发表《什么是世界诗歌?:全球影响的焦虑》(What is World Poetry?: 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 汉学家、翻译家安德鲁·琼斯(Andrew F. Jones)1994年发表《“世界”文学经济中的中国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发起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讨论。 五、世界文学新理论对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启示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选本 外国文学译本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